秦國,新秦人的聚居的一個村落
所謂新秦人,就是山東各國在秦國落戶的人口,目前主要是魏國人和少量的原韓國人。有自己跑過來投奔的,也有之前戰爭的俘虜做了幾年苦役之後以賤籍留下的。
這當中,就包括了當年秦魏大戰被俘虜的典慶、梅三娘,還有姬一虎。他們這些俘虜當年被扔到大渠工地上,可謂是被當畜牲一般地壓榨,頭幾年這日子幾乎生不如死;但是大渠工程順利完工,秦國舉國同慶,秦王政一道王令讓這些俘虜擺脫了無盡的苦惱,在秦國落了戶。
要說為什麼沒有逃出秦國?唉,韓國已經沒了,魏國更是一片稀爛,倒不如留下呢。
典慶頂著巍峨的身軀盤坐在田地裡,閉著眼睛感受風吹過帶來的農作物清香,這是他迴歸普通人之後最喜愛的休閒方式。
梅三娘隔著些距離,躺在一棵樹下,雙手枕在腦後。上身穿著棕色空袖類似背心,露著小麥色的兩支胳膊肌肉線條柔和;健康的長腿一曲一直,腳邊還躺著兩支農具。
她直直地看著頭頂的樹蓋說道:“師兄,你說秦國真的殘暴嗎?”
“為什麼今天突然問這個?”典慶雖然沒有動彈,不過蒙眼的黑紗被風吹得輕動。
梅三娘說起來自己的見聞,“我昨天在郡裡看見公告,秦國在每個郡縣都設立了書院,歸屬於中央書院管轄。書院釋出了大量的書籍,大到國家法律,小到兒童啟蒙,百姓們只要付得起錢,就能買到書。郡裡面還建起了學校,專門有老師教導,根據秦國戶籍,一家可以有一個孩子入學。秦國似乎,真的不一樣了……”
“師兄,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聽著呢。你說秦國能讓百姓填得上肚子,現在又開始讓百姓讀得起書了。”
梅三娘直起身來,看著眼前平整的土地上茁壯的農作物,目光變得有些感懷,“以前我不理解,陸言公子那樣的人物為什麼非要給秦國賣命,直到昨天我看到學校,想想他這些年寫出的書,我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他的心胸的確是我見過最大的。”
兩人正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這話,就聽到一陣腳步聲,田路邊跑過來一個陽光的小夥子。
小夥兒一邊跑一邊叫喊:“典大哥,梅大姐,你們果然在這兒啊,我正找你們呢。”
梅三娘看見來人,站起來對著他說道:“姬一虎,你小子找我有什麼事?”
如今的姬一虎早就不是那個有恃無恐、為非作歹的富家大少爺,幾年的俘虜生涯足夠把這些磨平了。他穿著一身幹練的深灰色胡服顯露著健壯的身材,額頭那飛揚的白毛劉海也沒了,瘦削的臉稜角分明,白髮白眉雙眼炯而有神。
姬一虎來到梅三娘面前,先對著田裡的典慶打了個招呼,然後說:“秦國的公告你們看見了沒有,只要有秦國戶籍,就可以讓家裡的孩子進官學讀書了。”
梅三娘問道:“我知道啊,這跟你有什麼關係?我們這些人都是賤籍,不算良民,不能享受這個政策。”
姬一虎的聲音高昂起來,“但是秦國只要有軍功就可以擺脫賤籍了呀,大夥兒可都想給自己搏一個未來呢。”
他說的大家夥兒,就是一起打過敗仗僥倖活下來,又一起做了幾年的苦役,最後還生活到一個村子的那些曾經計程車兵。大家夥兒抱團取暖艱難地活到現在,似乎生活又出現了盼頭。
典慶從田裡爬起來,走到他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說:“你們居然還想要回到戰場嗎?那可是會死人的。”
姬一虎非常激動,仰著脖子說道:“典大哥,我們能在秦國活到現在,至少證明秦國是拿我們當人看的。現在這新的政策下來,大夥兒既然都認命在秦國生活,為什麼不能為了自己再拼一把?
有了良民戶籍,在秦國娶妻生子,好好勞作,讓孩子去官學讀書,將來能在秦國做個官吏,這樣的生活,為什麼不拼一把?”
梅三娘上下打量他一番,不確定地說:“這些話真的是你自己說的,而不是別人讓你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