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豹軍團擊破樂乘之後,英猛沒有再繼續強攻大梁,選擇了撤軍。魏國保住了自己的國祚,但這國祚還能苟延殘喘多久,就不可知了。
楚國朝堂因為撤軍一事吵開了鍋。
“趙軍已被擊潰,大梁已沒有強敵,僅憑那些烏合之眾,如何能守住城池,為何要撤軍?!”
“是啊大王,千載難逢的時機,為何要准許英猛撤軍啊?”
“唉~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楚王看著這些炸鍋的氏族官員,面無表情,“雷豹軍團先是被樂乘偷襲一陣,後來兩路作戰損傷慘重。英猛將軍智勇雙全,大破趙軍,但雷豹軍團也折損甚重。
大梁城池堅固易守難攻,魏國再如何不堪,五六萬可戰之人還是有的。英猛將軍又怎能用六萬人去強攻一個六萬人固守的堅城?”
季影十分認可楚王所說,“大王所言甚是,英猛將軍大破趙國名將樂乘,可謂在天下兵家面前揚我大楚兵威。至於撤軍,強取魏國已無勝算,實乃明智之舉。”
“季影,你這懦夫!”
“勞師無功,有什麼名望可要言,休要自欺欺人。”
屈佩站出來咳嗽一聲,嘈雜的朝堂為之一靜,“好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大王所言甚是,所幸英猛將軍決斷英明,並未耽誤春耕。之前連番大戰,我楚國也當好好休養生息。”
李園眯著小眼睛注視著屈佩,陰陽怪氣地說:“屈大夫說得是啊,眼下更重要的是主持春種,不能耽誤農時。至於英猛將軍之功過,等他回來壽春再論不遲。”
屈佩對著李園拱手,“令尹大人說得哪裡話,英猛將軍此戰功過,自有大王決斷。”
彷彿開啟了什麼開關,朝堂百官也不吵了,全都異口同聲:“是啊,我等悉從大王決斷。”
熊悍微不可查撇了撇嘴,早晚好好收拾你們。
這場朝會沒什麼有營養的話題,觀賞了群臣或精湛或拙劣的演技,再安排下休養生息的各項事宜便結束了。
退朝後,熊悍去見了東君焱妃。
“法師,此次多虧法師籌劃,季影和英猛已經有心向寡人之意。”
焱妃嘴角綻起驚心動魄的弧度,不急不緩地說:“大王登位時日尚短,各族勢力強大,如今拉攏到季影、英猛,李園或許才能不足但勝在對大王忠心耿耿,更兼還是令尹,大王也算正式掌握大權了。焱妃先恭喜大王。”
熊悍則虛心請教,“寡人還是難以理解,季影也就算了,英猛的雷豹軍團損傷追究起來可都是由於寡人,他為何突然倒向寡人?”
“在英猛看來,是這些氏族一直逼迫他進軍,無視戰場形勢胡亂指揮,而大王也是被他們裹挾。此時大王力排眾議,准許他從魏國撤出,保全了軍團餘下子弟兵,他自然會對大王心懷感激。”
熊悍在腦子裡把整件事從頭至尾過了一遍,大聲稱讚:“妙!妙!妙!有法師在,寡人可以無憂矣。”
我原本想打擊雷豹軍團,結果雷豹軍團損傷了小半之後還站在了我這邊,舒服啊~
“大王謬讚,焱妃自當為大王竭盡所能。”
……
趙國這裡樂乘狼狽迴歸國內,趙偃看著現在這個情況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置樂乘。
楚軍攻下魏國的計劃確實破產了,但是損失了三萬多精銳,趙偃心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