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率十萬蒙家軍進攻南陽,對陣白亦非十萬白甲軍,自身付出近五萬的損失,成功覆滅白甲軍,斬首白亦非。
但是,在宛城之戰中,蒙武憤怒屠城二十萬,整座宛城二十萬人雞犬不留,使得天下無數仁人志士怒而抗秦。已經沒有人還叫秦國為“虎狼之國”,而是直接改稱“暴秦”。
原本望風而降的南陽諸郡縣,民間紛紛舉起反抗的旗幟,蒙武的歸路被各路散亂的人馬騷擾,煩不勝煩。
打算向秦國奉上投降國書的韓王安,看見全國從上到下都充斥著對秦國屠城的義憤,這投降書也不寫了,轉而積極準備戰爭,發誓與蒙武戰鬥到底。
至於魏國那更是不用多說,國內本就已經砸鍋賣鐵支援蒲陽戰場。
東邊的齊國作為天下商業最發達的國家,此前戰爭期間跟秦國結盟,鹽鐵收穫巨量暴利。但秦國這屠城之事一出,齊國上下讀書士子個個咬牙切齒。齊國國內出現大量反秦勢力,開始與親秦勢力作對。齊王態度變得不那麼堅定。
燕趙這裡仍舊殺得狗腦子都打出來,根本不見絲毫好轉的跡象,也沒有搭理秦韓之戰。不過晏懿到底是比不過樂乘的,他有著燕國全國的鼎力支援,在初期壓著樂乘打,卻在後來幾個月的戰爭中漸漸被對方扳回局勢。如今兩國還在易水南岸廝殺。
楚國剛剛經歷一場不算戰爭的戰爭,楚王熊悍聽說了秦韓之戰的情況,當即發國書怒斥秦國。繼而派出季氏的影虎軍團,打著反抗暴秦、拯救韓國的旗號,不宣而入韓國境內,其心叵測。
韓國此時的情況,前有秦國,後有楚國,已經處在了懸崖邊緣,稍有不慎就是亡國之難。
在事情發生之前,誰也不曾想到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陸言當時也顧不得蒲陽戰場那邊,拋下大軍帶著蒙武的軍報火速就趕回到了咸陽。
“什麼?!白亦非!死了還給寡人留下這麼一個麻煩。”
果然,嬴政聽到戰報當即大發雷霆,除了當日新鄭的截殺之仇,白亦非居然敢阻撓秦國東出,嬴政恨不得自己可以親手將他鞭屍,以解心頭之恨。
“先生,屠城一事若成定局,天下民心至少有二十年不在我大秦。寡人何談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言對此也無能為力,“王上,此事已經板上釘釘,無論我秦國做出任何解釋,拿出任何證據,六國之人都不會信的。”
嬴政狹長的眼睛滿是不甘,“先生,如此我大秦東出之計,豈不是因為一個白亦非中道而崩?”
“大秦東出之計,乃是國家綜合國力決定,六國孱弱至此,秦國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六國民心不在秦,只能暫緩我大軍一統步伐。”
聽到陸言的解釋,他鬆了口氣,“呼~原定計劃中先生拿下垣蒲衍三地,和南陽之地,便要開始休養生息,為掃平天下積蓄實力。如此,時間上,倒也說得過去。”
陸言苦笑著說:“王上,這件事一出,南陽之地怕是拿不得了。南陽全郡反抗眾多,而且不是那些貴族地主,而是廣大百姓正在抵制。此刻強佔南陽,徒費我大秦國力,卻無法安穩治理,要它無用。”
“嗯~先生說得有理,先讓蒙武修整吧。這次蒙家軍受挫也不小啊。”
“王上,關於蒙武將軍,還有一事。”
“先生請說。”
“就是蒙武將軍和其長子蒙恬之事,還望大王將蒙恬調離,開解開解。”
“黃金火騎兵一事,寡人知之。先生放心,蒙恬乃是寡人看中的將才,寡人定然不會讓他就此消沉。”嬴政看來對蒙恬之事還是很關心的,果斷保證道。
接著他才問起韓國的後續,“先生,楚國出兵韓國一事,該如何應對?”
喜歡秦時之聖人在世請大家收藏:()秦時之聖人在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