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不得不給每個斥候小隊都配上軍中好手,甚至出動了千長,再輔以大量的步卒。把勘察隊硬生生變成了特戰隊。
這樣的應對是有效果的,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這地形圖終究一點一點地畫了出來。
只不過,時間也在悄然流逝。
一連多日無法進軍絞殺農家,甚至還一直有無意義的損傷,軍中一些將領已經坐不住。
“上柱國,大軍停滯不前,軍中士氣已經大降,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殲滅那些草寇?”
“是啊,士兵們立功心切,難道我騰龍軍團,打一群泥腿子,還要圍山慢慢耗死他們嗎?”
“上柱國,農家十萬之眾,難道還能都藏在山裡打游擊不成?其必然有老巢,我認為我們應該沿著大道,直搗炎帝山谷。那草寇的祖宗傳承地被端掉,看他們還出不出來!”
“對!直搗炎帝山谷。”
“上柱國,進兵吧。”
項燕把目前繪製的地圖攤開在案上,按劍站起身,“你們看這些尚未探查的地方,有什麼端倪?”
“從我大營往南,通向驚蟄坡的項梁將軍方向,居然一片未知,這裡必然是草寇著重注意的要道。”
項燕點頭誇讚道:“不錯,從目前的各個方向的斥候死傷情況來看,那裡是草寇重點防禦所在,是一個叫做春分澗的地方。
項梁正攻打驚蟄坡,依我看這條春分澗,很有可能可以直到驚蟄坡後方,所以草寇才要重點防範我軍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欲發兵三千為先鋒,五千人為後軍壓住,往春分澗南方推進。一來繪製地圖,二來若春分澗真的能直達驚蟄坡後方,那麼項梁面對的敵人必定喪膽,助他一舉攻克驚蟄坡。”
帳內諸將一起恭維道:“上柱國英明。”
……
春分澗
楚軍三千前軍,五千後軍謹慎地向南前進,帶著弟子埋伏著的朱仲有些騎虎難下。
對方這樣兩隊一前一後,即使遭遇突襲也可以穩住救援,他帶的這些弟子一旦陷入硬碰硬的廝殺,死傷就不好說了。
“堂主,難道咱們真的讓他們過去嗎?”
“是啊,堂主,打吧。”
朱仲想到後面的計劃,咬著牙大喊:“殺!”
“地澤二十四!”
兩邊衝出來的農家弟子各有三千多人,結成陣法撞進後軍五千人的隊伍中。
後軍遭遇襲擊沒有大亂,在主將的呼喊下迅速變陣反擊,前軍也回身掩殺,戰場亂成一團。
楚軍八千人,面對農家七千人的襲擊,很快扎住陣腳,在廝殺中逐漸佔據上風。
朱仲身先士卒衝向對方主將,無數楚兵悍不畏死地圍上他,保護自家將軍。
他付出了一些代價終於殺死主將,使得楚軍開始出現混亂,農家弟子的戰況稍微好轉。
廝殺持續了許久,春分澗叮咚的溪水已經流不動,雙方在這裡留下了四五千的屍體,血液粘稠的腥氣,吸引無數以屍體為食的飛禽走獸。
這一場伏擊,朱仲打得心有餘悸。自己是襲擊,結著地澤二十四,居然也不過與楚軍殺了一比一的戰損,這還是對面主將被殺,有些混亂的情況下。這後面的仗……
項燕知道了春分澗有至少七千人以上的隊伍,他在腦海裡把四處圍殺斥候的戰圈算了一下,大致確認,“神農堂的主力,應該就是這支隊伍了。敵人死守春分澗,看來我們找對地方了。
項渠面對的秋分嶺是蚩尤堂,項梁面對的驚蟄坡是魁隗堂,龍弋在白露巖對共工堂,龍滸在小寒山對四嶽堂,還有一支烈山堂不知所蹤。
呼~大軍拔寨,往西南推進。”
喜歡秦時之聖人在世請大家收藏:()秦時之聖人在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