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辦事雷厲風行,馬上就請來木匠師傅製作了一個叫盾的工具,用於擀火炮筒子,可以把軟而松的紙條擀成堅硬紮實的火炮紙筒。
還專門騰出一個房間,把土牆堂屋的大門那一間屋裝成了工作間,認認真真幹起來,買了一些火藥炸藥草紙等原材料,在煌的指導下,造出了第一批次鞭炮,以師傅的名義,與父親一起揹出去賣到了附近十里八里的農村代銷店,還得到了一紮現錢,這是收到了第一桶金,大約是好幾百元,這可把全家樂壞了,我是直接受益者。
父親直說:我們最應該支付的,就是先把老四前幾年欠馬老師的18元書學費給結清,實在不好意思再欠下去了。
這讓我很高興,為我在班上撈回了面子。當我把錢數給馬老師時,他很驚訝,還問:你們家做的第一批火炮賣出去了?
我也沒有催你們,你還是拿回去做其他用,一大家人,這用得著,說著就給我了。
這是我沒有想到的。都是一個隊,我們家的事情,馬老師是瞭解的。當我把準備的書學費帶回去後,父母對馬老師更加感激。
在那少有門路掙錢的時代,煌給我們傳經送寶,讓我們改變家庭經濟現狀,為今後的發展又找到了一條充滿希望的路子。
我們打消了對赤腳醫生一家的隔閡。真正的轉折點還是光和輝的大喜事的順利操辦。
我們也從內心深處真正體會到和氣生財的大道理。老院子裡十多家人,還有隊裡一些人,目光都集中關注著赤腳醫生一家,看到我們家裡開起了火炮作坊,也漸漸轉移到我家,參觀的青年人好幾個,部分人自願來幫忙打下手,而不要報酬,這無疑加快了生產的進度。
上次兩個星期出一批後,可第二批僅一週就出貨了,質量還比第一批過硬,當然這不是憑空說來聽的,這是那天煌來指導生產時,順便抽樣幾顆火炮點燃,那響聲真叫一個響亮。
來幫忙的基本都是想偷師學藝,還有就是套近乎,與二哥搞好關係,為自立門戶作準備。
這點,二哥是清楚不過的。只是不用說出來。大家都在想,二哥是有兩個手藝在身的能夠人,現在居然做起了火炮這個具有極端安全風險的職業,一定是因為做火炮很賺錢。
所謂風險與機會同在。好幾戶人都主動找到醫生一家說,願意給一筆師傅錢來買到這個技術。
有姓劉的、姓王的、姓童的、姓馬的各個姓氏家庭都有。但醫生一家都沒有表態。
市場只有這麼大,作坊開多了,肯定會加大競爭,所以這是醫生一家都想得到的。
不過,當煌看到自己師傅又先後在隊裡教了好幾個徒弟時,便動了心。
他認為自己不傳授技術,那些人自然會到師傅的那些徒弟那裡學習的,都是挨鄰在近的,嶄親帶故的,到頭來,我不僅得不到那一筆學費,還得罪了人,人家還是要學會手藝,到那時,我就被動了。
煌跟二哥商量,乾脆在本隊教幾個表現好的徒弟,讓他們學會做火炮後,賺錢致富,改善經濟落後的面貌。
俗話說:要想富,學技術。一藝在手,一做就有。幾個月下來,這個火炮就真正成了四隊的產業。
家家戶戶都學做火炮、鞭炮,一天熱鬧得很,試燃火炮的響聲此起彼伏,劈劈啪啪,彷彿過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