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了新學校落成,我們各個臨時教學點都搬進了新學校。可謂寬敞明亮,窗明几淨,心情舒暢。
學校是一個大四合院,午山子向,兌青龍震白虎。坎宮為大禮堂,供開大會使用,還設有**臺。
**臺靠震宮有二層,全為木樓,是老師的宿舍,好幾個小間房子。離宮最中央是一間教師辦公室,正中位置掛有一塊大鋼板,用短鐵棍敲起來特別響亮,附近幾里都可以聽見。
這比以前老學校那搖鈴聲響亮多了。有教師食堂在巽宮位。我們讀五年級,那時就是畢業班,便安排在最安靜的位置,白虎的尾巴那一件,挨教師宿舍隔壁那一間教室。
校外有山樑,長有一些植被遮擋光線,也比那些民房光亮多了。嶄新的教室,嶄新的黑板,嶄新的課桌,還坐著嶄新的獨凳,心情就是不一樣。
別說我們小朋友開心,就是那些老師們也是和顏悅色。人還是那些人,老師還是馬老師包班,就是換了新的學習環境,可我們怎麼就更努力了呢?
也許是因為臨近畢業了吧。學校禮堂外面還開闢了一個籃球場,安裝有本地木匠做的兩個藍樁,地面是土壩子,整理得很平整,還用雪白的石灰打了線條。
校園外面還用磚塊砌成了四個乒乓球土臺子,這可大大豐富了師生的體育活動。
下午放學後,四隊幾個男青年一有空就被邀請來跟學校老師打籃球比賽,我們留下來的學生就是看客,就是啦啦隊。
我二哥個子高,常常參加比賽,是四隊的主力之一,很多時候,都是打成了平手。
大隊還從四隊的集體土地中劃除了學農園地,在老師的安排與指導下,我們各班種植著各種蔬菜,供教師食堂,9月1號秋季開學,剛好是播種的季節,老師們在家裡帶來種子種苗,讓我們栽種。
馬老師是種植高手,他所帶的又是畢業班,學生大些,有一定勞力,把校園那塊學農園地種滿了,有蔥子大蒜生薑,還有白菜油菜兒菜等。
馬老師認為校園那點地皮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與鍛鍊需要,便徵得大隊幹部同意,在馬伏山的大銅炮懸崖下的月兒巖山坡上爭取了一塊近3畝的荒坡,讓我們去開墾。
我們五年級大概有近40個人,男女生各半。清晨上學後,馬老師帶領我們上月兒巖開荒,各自帶著柴刀鐮刀斧頭鋤頭鐵鍁等不同的工具,剛進山就已經流大汗了。
老師讓我們先砍斷灌木叢,割去茅草,把葛藤斷掉,把這些收集在一起成堆燒掉,那火焰燒起來有丈多高,還發出啪啪啪的沒有規律的響聲,打破了荒無人煙的大山深處的一片寧靜。
老師說:這些柴草燃燒後,就是很好的天然肥料,不用我們再帶肥料上來了。
最費勁最累的活兒是挖地。這個時候,體育委員王江是最能體現他的價值。
馬老師把他帶在身邊一起挖地,帶頭作業。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帶有鋤頭,所以就是分組進行,輪流挖掘。
實話說,到了中午大家都有些餓了累了,但沒有一個同學叫哦叫累。下午乾的是把油菜播撒在新挖好的地裡。
這一天的勞動鍛鍊就算圓滿結束。老師吼了一聲收工放學了,大家都有氣無力地下山,各自回家,再也聽不見早上那樣的歡聲笑語。
累,確實是累,餓,也確實是餓呀。勞動就是光榮。看到一天下來的勞動成果,荒野變紅土地,讓老師開心,同學們也暗暗高興。
汗水沒有白流,期盼來年的春暖花開,讓金燦燦的油菜花滿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