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手指不著痕跡地指了指遠處的益州大營人馬,意思不言而喻,不打自招了。
好奇地問道:“江南大營是怎麼露出來的?”
穆博容輕笑一聲,“那會楊胤叛亂,榮國公平亂剛好回到長安。先陳國公前腳舉報,他後腳可不正撞槍尖上了麼!”
結果遠在外地的其他三大營一個比一個記性不好,只管把孫文宴架在火上烤。
四大營在不團結這件上,總是格外的團結。
穆博容勸道:“別等了,回去吧!前兩日連句準話都沒給你們,東西肯定拿不出來的。”
南北衙是長安坐地戶,太清楚軍器監這幫大爺的調性了。
今天輪到穆博容,他就是來打個轉,領得出來就領,領不出來,也不急於一時。
他們這幫人本就是在軍器監外候場認識的。
王永康嘆息一聲,“我們空著手,早早地回去,不太好吧!”
沒有功勞,總得讓上司看見苦勞吧!
他們到底是外來的,不像南北衙,隨時都能拉出一班人馬搬東西。
趙嘉佑在一旁連連點頭附和。
穆博容點了點頭說道:“其實主將對你們不錯,至少是打發來軍器監,而不是少府監。”
前者偶爾還能賞個三瓜兩棗,後者欠賬幾十年,債多不愁的主兒。
趙嘉佑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嗯。”
只不過去少府監的人全當死了心,不像他倆,天天懸著心,生怕哪天少來一趟,自家的軍械就被其他軍隊領走了。
王永康不由得心生感慨,“難道就沒人能從軍器監這隻鐵公雞身上拔毛了嗎?”
穆博容大發慈悲,告訴他們一個“不幸”的事實,“有啊!”
趙嘉佑好奇道:“誰?”
穆博容不賣關子,“右武衛範二將軍。”
王永康望向遠處森嚴的大門,喃喃自語,“他和軍器監的人拜了把子?”
穆博容直接搖頭,“強搶!”
兩人不由得瞪大眼睛,怨氣叢生之時,他們也曾有過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但也只是想想罷了。哪知道有人會付諸實踐。
嘉佑緊張得聲音都顫抖了,壓低聲音,如同做賊一般地問道:“他……他怎麼搶的?”
穆博容大方分享成功經驗,“帶兵進去,拿住軍器監上下官員,開啟庫房,按照簿冊,挑最好的拿!”
“若是關係好,或許還能順手幫你捎帶上些小物件。”
那年南北衙都加入了這場“狂歡”,只可惜那些軍械,大多扔在了遼東戰場上,便宜了高句麗人。
趙嘉佑感慨道:“真奇人矣!”
穆博容毫不留情地吐槽道:“軍器監上下的官員,因為他換了好幾撥。換一波新人上來,他就去抓人把柄,抓到了就開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