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社會就是這般,口碑只能一點一點做出來。任憑你嘴上說得天花亂墜,終究比不上手上的巧活。
李匠人心如明鏡,哪怕王玉耶引薦再多的客戶,冰窖也不可能如熱火炕般迅速普及。
火炕為了節約成本,可以自己摔泥胚,到時一頓好酒好菜請個懂行的工匠在旁指導就行。
但建一個冰窖的成本太高了,遠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得起的。
不過,若只計算單一工程的工錢,那倒是頗為可觀。
如今一班新老弟兄、徒子徒孫,也算跟著李匠人過上好日子了。
不說錦衣玉食、吃香喝辣,至少溫飽有餘。對尋常百姓而言,他們所求並不多,這樣的生活已經足夠滿足。
趙瓔珞在花果山逗留了兩天,回城時順道去了四野莊。正值盛夏時節,萬物生長旺盛,一片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景象。
程珍玉見到一副村姑打扮的趙瓔珞倒沒有多意外,因為她自己的裝扮也相差無幾。
臨行前遞給趙瓔珞一籃果子,說道:“帶回去嚐嚐鮮。”
趙瓔珞卻並未伸手去接,反而雙手擋在身前,擺出一副防備的架勢。“什麼東西?”
全因籃子裡的東西長得頗為奇特,每一個都如拳頭般大小,外皮呈現出深邃的紫色,表面竟裂開了一道貫穿全身的寬大縫隙。露出類似白色毛毛蟲一般地果肉,再仔細一看,裡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籽粒。
趙瓔珞雖然沒有密集恐懼症,但也被這奇特的果實嚇了一跳。
程珍玉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耐心地解釋,“這是山裡的野果,因為盛果期在八月,故而得名八月楂。”
提前一個兩月也有,只是產量不多。都是附近做短工的人家送來的。
四野莊連山裡獼猴吃的野果都移栽回來,就想看看這八月楂能不能種。
趙瓔珞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與不安,輕聲問道:“好吃嗎?”
程珍玉微微頷首,給予了一個肯定的答覆,“清甜可口,只是籽多,吃起來費嘴。”
她自然知道趙瓔珞是和東家住在一起的,怎麼會送難吃的東西呢?就像西瓜籽雖然多,但只要好吃,誰又會介意呢?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細節。
趙瓔珞聽了程珍玉的話,這才爽快了幾分,“行,那我帶回去嘗一嘗。”
回到萬福鴻,趙瓔珞發現祝明月與戚蘭娘竟都不在,心中雖有一絲遺憾,但隨即投入到堆積如山的工作中。
好不容易補上了這兩日堆積起來的事務後,趙瓔珞將籃子裡的果實分了一些給周圍的員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趙瓔珞將籃子中的八月楂逐一遞出時,只有寥寥一兩人認識,其他人常年待在城中,哪裡見過深山老林裡的野果?
趙瓔珞只好拎起裝滿野果的籃子,踏上了前往附近馬廄的路途,打算牽回自己的坐騎回家。
剛邁出辦公區,竟然遇上相攜來逛街的秦本柔和張法音,說是過來給柳恪買料子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