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翻炒的不斷進行,廚房裡漸漸飄散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氣息,並非純粹的誘人香味,還夾雜著一絲撩人的韻味。
段曉棠輕輕搖著摺扇,試圖驅散鼻尖的濃郁,“把料汁和牛肉倒進陶甕中添熱水直至浸沒肉塊,合上蓋子,文火慢燉一個時辰,到午食就差不多了。”
段曉棠額外吩咐李家的伙伕一句,“待會牛肉燉好,你把一半的肉連同料汁,放井眼裡冷藏一夜,能更加入味。”
伙伕連忙點頭應承,“小的記住了。”
他也是頭一次見主家的客人,不去廳堂書房校場,反而一頭扎進廚房裡。
一道費時不費力的下酒菜做好,段曉棠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另一道下飯菜上。
大多數時候,段曉棠對於菌菇類食物總是懷揣著一份特有的警覺。但這份警覺並非適用於所有菌菇品種,總有一些例外,比如香菇、口蘑。
這些昔日裡餐桌上的常客,早已被她視作稀鬆平常之物。哪怕如今都是野生的,也無法撼動固有的認知。
這些都是“家常菜”,哪來的野生菌。
段曉棠同忙著改刀的於廣富說道:“今兒做的是我們這段時間吃的,做好後用油封住,也能儲存個十天八天。”
“等到拔營前,再做一回,估摸著能夠撐到河東。”
不過,到了河東之後,可就再沒有了香菇牛肉醬,只有香菇肉醬了。
於廣富盯著面前兩大盆牛肉丁和香菇丁,面露遲疑之色,“將軍,屬下覺得能吃三天就不錯了。”
乍一看,食材的數量著實不少,但四下裡一分,也就嚐嚐味道的事。
尤其是營中,段曉棠但凡敢在公眾場合拿出來,你一筷子我一勺,保管讓她只能帶個空罐子走。
段曉棠早已接受周圍滿是大胃王和好吃嘴的滾燙現實,這幫人雖然“口拙”,說不出文采斐然的動聽話,但好在行為舉止極為“誠實”,勉強能算作是一種正向的反饋。
段曉棠大氣地說道:“三天就三天吧!”她也不是喂不起。
將牛肉粒置於冷水中焯水,同時放入薑片和蔥結以去除腥味。隨著水溫的逐漸升高,牛肉中的血水和雜質不斷被煮出,化作一層浮沫漂浮在鍋面之上。守候在鍋邊的伙伕不停地用勺子將浮沫撇去。
待牛肉粒煮透之後,迅速將其撈出並放入溫水中,將表面的浮沫徹底清洗乾淨。
按照段曉棠的吩咐起鍋燒油,倒入早就準備好的蔥、香菜,用小火慢慢炸制,隨後再加入香葉、桂皮、八角、花椒、小茴香等香料。待鍋中的蔥和大料炸至焦黃色,就可以將廢料撈出來,只留下一鍋“料油”。
緊接著,依次將牛肉粒、蔥薑蒜末以及香菇丁倒入鍋中,用小火不停翻炒,再加入早已調好的醬料。
製作香菇牛肉醬用不上大陶缸,平日裡做菜所用的大陶鍋便足夠了。
最後加入醬油增色,糖和胡椒粉增鮮,芝麻粒提香。
就這樣,一鍋醬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的香菇牛肉醬便大功告成了。
段曉棠端著一碗香氣撲鼻的牛肉醬,提著一籃子剛出鍋的白餅,前往前廳尋找李君璞等人。
不論他們是打算用餅蘸醬,還是想要做成肉夾饃,都悉聽尊便。
但令段曉棠始料未及的是,她竟然撲了個空。
順著僕役的指點,才知道人都去校場了。
段曉棠心中暗自嘀咕,實在不明白李君璞究竟是怎麼想的。他又沒有皮癢找抽的毛病,和秦景切磋又能得到什麼好處?難道他還不明白自己的實力嗎?
果不其然,當段曉棠趕到校場之時,只見秦景正持劍抵在李君璞的脖頸前方。
盧照對於這場意料之中的較量並不太過關注,但當他看到段曉棠走過來時,只覺連夏日的微風都變得清爽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