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陌生的鄉親中,祝明月只認得的李四海一人。喚道:“伯父。”
隨後,目光落在旁邊一位中年男子的身上,禮貌地稱呼道:“里長。”
李四海趕忙上前一步,熱情地說道:“祝娘子,快進來歇歇吧!”
李啟祥此時說不出話來,倒不是有什麼花花腸子,只是壓根沒想到祝明月如此年輕美貌,令他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
他以為幫段曉棠主持家業,該是一位穩重的中年女子,且從李四海的言論來看,祝明月做事的手段,頗為老道。
祝明月笑道:“我久未回鄉,不如先在村裡轉轉。”
鄉土風景有什麼好看的,眾人實在無法體會祝明月的執念。
李啟祥無奈,只能帶著人村裡村外走了一圈,真正的眾星捧月。
路過正在準備流水席菜色的地方,那裡有一群人在忙碌著,洗菜、切菜,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中途經過李氏的祠堂,李啟祥只是一筆帶過,並未過多介紹。
不知是否因為祝明月女子身份,不曾邀請她入內參觀。
但從李氏祠堂古樸的外觀,祝明月心中已經有了幾分猜測,與她之前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
李氏一族雖然人口眾多,但並未出現過特別出類拔萃的人物,因此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頭羊。大多數人的日子都過得平平淡淡,宗族氛圍並不算特別濃厚。
姑且算是本分的日子人。
隊伍周圍依舊有跑來跑去的小孩子,這次程珍玉散給他們的零食換成了便宜量大的地瓜幹。
祝明月特意問道:“這些孩子平時做什麼?”
李四海緩緩說道:“鄉下孩子還能做什麼,小時候在村裡瞎玩,長大了幫著家裡做家務、下地幹活。”
祝明月聽完,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並未再多說什麼。
最後一行人落腳在李啟祥家中,通常而言,里長、村正就是十里八鄉條件最好的人家之一。
今日的上位由祝明月獨享,往常都是李啟祥一人的專座。
祝三齊等人坐在側邊的小凳子上,往下左右皆是兩個李子村的體面人。
堂屋面積頗大,往常這裡就是村裡的議事之地。裡裡外外或站或坐圍了許多人,畢竟時間尚早,宴席未開,不如看看熱鬧。
祝明月先對李啟祥、李四海謝道:“曉棠遠在幷州為國效力,不能親至。此次我代她返鄉,一來見見父老鄉親,二來謝謝伯父、里長往昔對我們的照顧,多虧你們幫忙料理。”
李啟祥知曉她說的是繳稅和買地之事,擺擺手道:“這不算什麼!”
祝明月並未在這個話題上多作停留,轉頭對李四海道:“我不曾在村中生活,出發前專門請教了伯母和劉娘子村裡的規矩,連圖南她們幾個小姐妹的意見都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