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最近吳越越來越緊繃的心態,段曉棠沒有跑去花果山做潑猴。
回家聽到趙瓔珞嘮嘮叨叨,“明月什麼時候回來,三期鋪子該上線了。”
那麼多商戶翹首以盼,等著過年發一筆財呢。
段曉棠:“不是說去兩天就回麼。”
花花草草,總得安排妥當。
戚蘭娘:“離開春沒多久,花木種苗需得儘早聯絡。”
段曉棠急道:“才剛到冬天呢。”
戚蘭娘:“種苗不是憑空有的,得花時間收集。”
有些樹發了小苗,沒人要的話,主人家會將其挖掉。
趙瓔珞:“做圍欄的荊棘不用找,四野莊上有的是。”
“柳樹也不用額外找,山裡有現成的,再不濟去灞橋邊現折幾枝都成。”
主打一個該省省,該花花。
段曉棠:“希望她們不會現拍腦袋,要十萬株桃樹。”
趙瓔珞不屑道:“這種不著調的主意,明月會給他們按回去的。”
十萬株,怎麼不湊個整,十萬畝呢。
遠在四野莊的祝明月,心憂的不是虛無縹緲的種苗。
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肥料。
花果山上扒拉出不少腐土,但若要集中種植,還是差一點。
四野莊只夠自用,無力支援兄弟單位。
祝明月按按眉心,只能從夜香人手裡買。
好在現在不到春耕,算不得旺季。
四野莊派去幾個善於堆肥的農人,加上發酵的時間,剛好合適。
這年頭賺錢真不容易,每一文都帶著銅臭味。
段曉棠最近一段日子的樂趣,就是每日去營中的聽聽幷州大營的新動態。
順便結合眾人的大道小道訊息,找點新樂子。
朝堂上的人不敢參吳嶺,因為乖寶寶吳越覺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再說他爹,就把你送到前線去。
是死是活,全看平時捐的香油錢夠不夠。
幷州大營經過最初的混亂之後,和長安重新建立聯絡。
自從長安和幷州兩方的元家勢力被拔起後,再沒有截殺信使的惡性事件發生。
雪片似的奏摺飛一般湧進長安。
該說的應有盡有,請罪的、表忠心的、展望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