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衙的教育風格,向來簡單粗暴。
諸位大將軍打仗的手藝有高有低,但論起收拾兒子,各個都是一把好手。
褚斯伯:“兒女都是債。”
俞麗華在這兒,薛曲就不拿範成明作筏子了。“教育子嗣還得看榮國公的。”
吳越從前以為南衙都是一群莽撞的武夫,後來才明白,別的不說,到大將軍這一級別,各個都是陰陽怪氣的祖宗。
比如薛曲這句話,他就不知道是誇還是損。
薛曲:“在長安時,下死力氣掰正子弟品行,照著一天三頓來打。”
“孫三進了右武衛,再不惹事,表現還不錯。”
孫家是什麼情況,孫文宴再不管,得把全家送走。
韓騰有必要替孫安豐正名,“孫三就是愛寫酸詩,有點文人脾性,品格沒問題。上次那封又臭又長的戰報,就是他寫的。”
右武衛的戰報有無數封,但能被特意說成又臭又長的,只有扳倒殷博瀚那一封“樸實無華”的。
可見孫安豐有才,而且管得住自己的脾氣。
武蘭薇:“這次救助小女的,便有孫校尉。”
別管是孫文宴打的好,還是右武衛教育得好,人現在就是長安城有名的(品行正直的)青年才俊。
吳巡尷尬道:“榮澤到底只是分了家的兄長,管不到那麼仔細。”
南衙林子大,什麼鳥都有,隨手就是案例。
韓騰:“馮四打小頂著爵位,做事出格不一樣被兄長拎到祠堂揍,後來還被關到牢裡醒神。”
分沒分家,從來不是問題,只有想不想管的事。
盧自珍:“聽說特意關到死牢旁邊。”
轉頭對應榮澤道:“三司、一府兩縣,有的是牢獄,要不打點打點。”
這個主意餿極了,但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人不怕笨,不怕狠,就怕蠢。
應榮軒夫婦以為佔一時上風就是贏,殊不知是將所有人都推到對立面。
應榮澤再護著,遲早有一天拖累死他。
武、竇、梁三家都被得罪透了,他再不做些應對,人家的刀就對著他了。
單獨一家勢不如人,三家合力呢!
事情告一段落,吳越留下來加一會班——吩咐幕僚起草彈劾的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