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封兩手一拍,“應家內部意見不一致,應將軍的意思是,兩邊都有錯,受了教訓,扯平了。”
翁高陽瞠目結舌,“還能這麼算了!”
男女退婚,親戚倫理,姐妹倆都動手了,還能不往下計較!
這是應榮澤能裱糊得了的?
說白了,為何在武家祠堂開會,還不是因為涉及的全是武家的出嫁女。
並非應竇兩家的恩怨。
餘項明:“另一種意見呢?”
寧封:“應將軍弟弟一家的說法是,竇家以幼毆長,是為大逆。”
長幼有序,是人倫的基礎之一。
薛曲:“強詞奪理!”
上牙還有磕到下牙的時候,一家子兄弟姊妹幼時哪沒打過架吵過嘴。
真拿這一條來框,不知多少人要栽進去。
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去。
武蘭薇若是在閨中時這麼做,自然引人說道。
但現在大家都是“潑出去的水”,出嫁隨夫,連姓氏都不是同一個。
孃家長幼順序就沒那麼重要了。
何況還有一個為母則剛的光環加持,除了有心人,誰會去多嘴。
翁高陽問道:“梁夫人和應家那位,誰長誰幼?”
寧封:“一個行三,一個行四,梁家伯母是武家上一輩在世出嫁女中最年長的。”
名副其實的長姐。
旁人只注意到應竇兩家的矛盾,卻忘了梁林芳也是受害者之一。
寧封:“不過樑家伯母自來是個老實性子,青年守寡,若非孃家得力,家業未必能保下來。”
孤兒寡母就像一塊肥肉,引人覬覦。
有的是自身愚蠢,有的是親戚貪婪,還有外人眼紅……
散或守,各有各的緣由。
餘項明感慨道:“老實人也被逼急了,後來怎樣?”
寧封:“讓追究竇夫人的責任,武將軍一聽腦袋就炸了。他不能教訓自己的親姐姐,只能把賬算到應大人頭上,認為都是他挑唆的。”
某些身份天然具有“正義”的壓制作用,比如舅甥、郎舅……
小舅子揍姐夫,通常是因為姐姐受了委屈。
但武蘭菱的態度,在上次退婚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