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愛卿,魏相說的對,炭價太高了,確實是一場危機。你說該如何解決啊?”
“炭價危機?”
房玄齡捋了捋鬍鬚,裝作十分詫異的樣子,“大唐有炭價危機嗎?”
“玄齡,外面炭價一路飆升,已經六百文一斤了。”魏徵心裡一急,“老夫在朝會散後又去東西兩市轉了一圈,百姓人心惶惶……”
“老魏啊,罪己是不能罪己的。不光不能罪己,陛下還要強硬一點,朝廷也要強硬一點,絕不對關隴低頭!”
房玄齡起身,拉著魏徵坐下,給老魏倒了一杯酒,“牛肉餡的大蒸餃,特別香。”
“問題解決了?”
魏徵心裡一涼,那他不是裡外不是人了?
“老魏,你一心為公,讓陛下罪己也沒錯,但你不能逼陛下,被別人利用。”房玄齡一陣苦口婆心,“陛下大度不與你計較,但你是不是也要好好的治理治理言官了呀?”
剎那間,魏徵似乎也明白了,今天叫喚最歡實的就是關隴門下的言官,臉上隨即也露出憤怒之色,自己難道被關隴利用了?
李世民看到這一幕,心裡一陣舒爽:唉,終究是玄齡太仁義了。要是郭懷仁在這就好了,他會狠狠的損魏徵,魏徵還不敢還嘴。
大雪還在下,民怨越來越嚴重。
大理寺、長安縣衙,也被圍堵的水洩不通。
當最後一車木炭,從宮裡面拉出來,在長安城裡面兜兜轉轉轉之後,送到了崔半城的府裡之後,程處亮動手了。
長安縣衙和大理寺的門前,張貼出來告示:西市、東市均有蜂窩煤可買。價格僅僅五文錢一塊兒,一塊三斤。
蜂窩煤?
所有百姓均是一愣,不知道蜂窩煤是什麼東西。
官府的人,也給他們解釋,“蜂窩煤就是燃燒時間更長,更便宜的燃料。陛下知道百姓不易,又趕上雪災,特讓工部加班加點的打造火爐,生產蜂窩煤,為的就是讓大家平安過冬。”
說著官府的人,取出來火爐和爐筒,開始演示,“這一爐子蜂窩煤,可以一夜不滅。但燃燒的時候會有毒氣生出,所以要保持通風,安裝爐筒,把燃燒後的氣體全都排出去。”
百姓們聽聞,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去了東、西兩市。
賣炭的商鋪瞬間慌神了,掌櫃的急忙把訊息告知各自的老闆,這群老闆們瞬間懵逼了。
百姓們到了西市,便看見賣火爐的商鋪前,早已經人滿為患,巡城衛都出動維持秩序了。
碩大木板上,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寫著廣告語:取暖神器,三塊暖一天。
還有專門的人在介紹蜂窩煤,五文錢一塊兒,一塊三斤,絕不缺斤少兩。一般人家三塊就能燒一天,火爐還能燒水炒菜。
百姓們一瞬間沸騰了,這就表示奢侈一點的話,十文錢就能暖十二個時辰,一天一夜。
貞觀爐的定價也出來了,大唐的鐵還是很便宜的,一個火爐五十文錢。
如果木炭沒漲價,或許有人覺得火爐貴,但現在木炭都漲到六百文了,五十文的火爐能用好幾個冬天,還算貴嗎?
百姓們心裡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反覆衡量都覺得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