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山河同路,星月相隨;真心不負,日夜可昭!
明德四十七年初, 蒼懷王蕭懷與其王妃許念領兵守城,盛國大軍奮勇迎敵,不僅抵禦住了毒人襲擊, 守住了本國領土, 還治癒了傀儡毒,防止毒性漫延, 守護了天下太平。
由於烏合大敗,國主死,大將損,舉國投降,隨之併入了盛國之下,天下皆驚。
當捷報傳入盛京,不出片刻就傳遍了大街小巷,連佔數日頭條,舉國震動。
連著數日,蒼懷王府與國公府門前都堆滿了新鮮的蔬果與農作,兩府門人每日開啟府門時都得小心翼翼, 以防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門前堆積如山的食物給砸到。
這讓許之騁感到欣慰的同時又有些頭疼,盡管他一再強調不能收百姓送的禮,可他們一個個卻像是約好了一般, 堵得了東門堵不了西門, “心意”總能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送來......
如此一來他只能含淚收下, 三天兩頭再做點好吃的佈施出去, 不然這許多的口糧,怕是到明年都吃不完。
更令他高興的是, 煙城一戰過後,自家寶貝閨女將門巾幗的名聲可謂是千裡傳揚, 之前對她傲蘊奪魁一事有所質疑的人全都齊齊噤了聲,更有甚者直接就把許念送上了盛朝有史以來第一女將的位置。
他倒是對這些虛名並不看重,只要兩個孩子能夠平安歸來,他就心滿意足了。
大戰結束後,盛朝大軍沒有第一時間趕回盛京,而是在煙城逗留了一段時間。
一是由於煙城遭此大難損傷嚴重,他們需要幫著重建城門以及安撫百姓;二是為了防止先前中了傀儡毒的人再次毒發,他們還是選擇多觀察了一段時日。
等到局勢逐漸安定了下來,大軍才終於迎來了班師回朝的日子。
離程當日,煙城百姓十裡相送,長拜不起。
直至軍隊遠去,一點影子都看不到了,他們才緩緩抹淚起身,回歸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而在目送大軍出城後,煙城太守聶英則是足足在城牆之上站了一日,他看著眼底下逐漸恢複生機的煙城,心裡萬般情思流轉。
其實在大軍班師回朝前兩日,蕭懷與許念找他談過一次,說他此次護城有功,實屬上上之才,問他願不願意投身京師,成就更大的事業。
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面前兩人都是頂貴之人,自己只要乘著這股東風自然而然地順流而上,之後有的是大展宏圖的機會。
可他拒絕了,煙城地處偏僻,他正值壯年卻長駐於此,甚至為此推拒掉了所有舉人做夢都想要得到的好機會,若是被那些同僚得知,一定會覺得他是瘋了,連他自己都如此嗤笑......
可他還是更喜歡煙城,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喜歡這裡淳樸的民風以及純粹得有些簡陋的生活方式,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每一寸於他而言都意義非凡,脫離了這裡,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
況且京師人才濟濟,從不缺他一個小小太守,但煙城不一樣。
會後悔嗎?也許吧......
但直到日落西山,他望著大軍隊伍逐漸消失在視野盡頭,心裡也沒有生出後悔的念頭,而是轉身又投入了新的忙碌之中。
數月後,劫後餘生的煙城百姓自發在城門前籌建的紀念石碑順利完工。
聶英在群情推舉下上前掀開紅簾,竟意外地看見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首列,幾乎是一瞬間,他的眼角迅速泛紅,心中波瀾驟起,久久不能平靜。
數月前的堅定也終於在今日得到了堅實的回響,他再次堅信,守護煙城就是他此生使命。
......
當盛朝大軍一路高歌回到盛京時,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掛起了紅錦,按照盛朝禮制,一般只有重大喜事時才會如此。
蕭懷與許唸作為總指,並立帶頭馬行前列,長長的大軍隊伍就跟在後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
即將行到城門時,遠遠的就能看見城門前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不時人頭攢動,好似一團花團錦簇在賣力湧動,十分壯觀。
但不知怎的,幾人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等到隊伍真正來到城門前,許念幾人看清了站在最前方的四皇子蕭路,不由得心裡一咯噔。
下一秒,直沖九霄的豪邁應援聲就在所有人的耳邊響了起來:
“盛國,盛國!必勝之國!盛軍,盛軍!強盛之軍!保家衛國!英勇奮戰!頂天獨立,所向披靡!”
“非常好!再來一遍!”蕭路面帶笑容地指揮著一群人喊出口號,十分陶醉。
“盛國,盛國!必勝之國!盛軍,盛軍!強盛之軍!保家衛國!英勇奮戰!頂天獨立,所向披靡!”
軍士們:“......”
“四皇子這排場還是一如既往的...高調……”許念默了默,在身邊人難得的沉默中評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