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普通小縣城的普通農村。
封閉的環境造就粗魯刻板的社會輿論,即使內心再強大也遭不住。
尤其父母的社會關系人情往來都在那裡,陸州從小到大看父母辛苦供他上學,都小心的不讓他們失望,很怕自己的事傷害到他們的生活圈子。
大城市的人見多識廣,又或者都忙著自己的事不太關注別人,對同性戀的事看的還算開,偶爾嘀咕也在背後。
這裡還有同性的酒吧之類。
陸州剛從周薄賀這裡聽說時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他不喜歡吵鬧和混亂,沒去過。
陸州的計劃是在安市定居。
安市是西北首屈一指的城市,環境輕松,偶爾做什麼家鄉的人也看不到。
這些事他和周薄賀聊過,所以周薄賀對陸州的事這麼上心。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能還得起房貸,才能徹底在大城市安家落戶,才能斬斷老家親戚朋友對他私生活的窺探和幹涉。
見周薄賀著急,陸州道:“師兄,買房的事有著落了,我買得起了!”
他高中就喜歡寫東西,想學文科。
那時候文理分班,家裡人說他要選文科將來會沒出息,是浪費錢,與其這樣不如直接別唸了。
陸州的父母是農民,學歷不高,只會用這種方式讓陸州選擇他們認為更好的路。
陸州怕沒書念,選了理科。
長大了回過頭再看這件事,他確信自己就是堅持選文科,爸媽其實還是會供他讀書。
再後來報考志願,是縣城裡一個當老師的親戚做的主,學醫。
不得不說這樣的選擇沒錯,幾乎給陸州鋪就了一條最平坦的路,但陸州不喜歡。
為著父母的期望忍耐,到如今還是不喜歡。
他擅長和喜歡的東西在他畢業的時候給了大回報,陸州大二家裡給買了電腦,開始在網上連載小說。
如今大三時連載的小說賣了影視版權,扣稅後能拿一百二十三萬五千。
在安市,一百多萬能買個小房子了。
陸州看好了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兩室一廳,小區位置很好,二手房,裝修也不過時,一百六十多萬的價格,能直接拎包入住。
他打算付一大半的房款,剩的慢慢還,每個月還一點,壓力不大。
剩下的錢做備用,畢竟是自由職業,萬一有一段時間收入跌了還能支撐寫文的心態。
這些事陸州連江時都沒說過,原本想等一切妥當......
對關心他一心為他考慮,還不歧視他是同性戀的周薄賀,如今更是沒什麼可隱瞞的。
周薄賀聽完一拍陸州的肩膀:“可以啊你小子!哥不如你。不過一邊上班一邊寫文不行嗎?太可惜了,這幾年咱們醫院還要本科生,再過兩年你想回來都進不來......”
陸州也試過雙管齊下。
不是捨不得醫生這個行業,而是父母的期望讓他壓力很大,在老家,做醫生、老師和公務員是公認的有出息。
但他精力沒那麼旺盛,醫生工作又忙,只能二選一。
還好運氣不錯賣了版權,讓他有底氣做自己喜歡的事。
至於父母那裡,陸州準備再瞞一瞞。
弟弟馬上要高考,陸州不想給家裡添波瀾。
而且私心裡,陸州不想告訴家裡人他有這麼多錢,想先斬後奏買房了再說。
否則依照父母的強勢性格,總當他是個可以隨意支配的孩子,這筆錢肯定會被要過去安排。
他會孝順父母,會友愛弟弟,但不想再被安排了。
尤其弟弟學習好嘴巴甜,父母總說將來要指望弟弟。
他們計劃著給弟弟買房子,每天忙碌又充滿幹勁,而話少又冷淡的陸州,在父母的安排中該去縣城或者附近市裡的醫院,這樣既踏實又能照顧他們。
這些事陸州沒告訴周薄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