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斌原本就是荷蘭人的通事,雖然在配合鄭成功佔領臺灣上不留餘力,但是他還是親荷蘭的,這時聽到楊朝這麼說何廷斌對鄭成功說道:“王爺,現在已經這樣,不如咱們投靠荷蘭人,或者佔領臺灣自立為帝得了!”
這時鄭成功身邊的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文人大驚,趕緊站出來說道:“王爺,我等是華夏苗裔,怎能投靠那些蠻夷?當年王爺不也是為了這個才與與老王爺決裂?難道今天還要回頭走老路嗎?”
說話這個人是陳永華,就是鹿鼎記中韋小寶師父陳近南的原型。
陳永華出生崇禎七年,陳永華父名陳鼎。陳鼎是明朝天啟七年舉人,崇禎十七年中進士。陳永華年輕時寄籍漳州府龍溪縣,透過科舉,取得龍溪生員的資格。神武元年,清軍攻陷同安,陳鼎在明倫堂自縊。當時陳永華只有十五歲,為博士弟子生員。清軍入城後,陳永華出逃,當時鄭成功佔據廈門,圖謀恢復明朝江山,正在延攬天下士子,陳永華就去投了鄭成功。
當時南明的前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與陳永華談論時事,完事後鄭成功高興地說道:“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然後鄭成功授陳永華參軍之職,並以賓禮相待。
陳永華和當海盜出身的何廷斌不一樣,陳永華深受儒家毒害多年,就連投降滿清剃髮都不幹,那能還去投靠奇模怪樣的荷蘭人?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鄭成功聽陳永華這麼說也大點其頭:“復甫說的很對,我等天朝上國,怎能屈身於蠻夷?以後投靠荷蘭人的話不要再提了!”
鄭成功的老師是大學問家錢謙益,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毒害,當年就衝冠一怒和父親鄭芝龍斷交,現在更不可能投靠荷蘭人了。
何廷斌趕緊躬身接受鄭成功的訓斥,但是這不解決問題啊!對岸虎視眈眈,不投靠荷蘭人怎麼辦?
“王爺,現在我軍初佔臺灣沒幾年,島上自給尚且困難,往年都是楊朝兄弟走私過來物資。現在皇帝投降,對岸必定開始嚴加封鎖沿海,這樣我們堅持不了幾年啊!”
鄭成功愁眉不展,這也是問題。前幾年對岸對走私睜一眼閉一眼,現在皇上投降了,神武皇帝必定要調轉槍口收拾自己,這可怎麼辦?
楊朝看到大殿中所有人低頭深思,趕緊站起來說道:“王爺,草民還有話說。草民這次來是受泉州知府辛自修所託,來給王爺送封信!”楊朝說完將衣服夾縫中的信件拿出來,交給鄭成功。
何廷斌原本就和楊朝不對付,現在看到楊朝成了對岸的探子,生氣的說道:“好啊!原來楊朝你成了叛徒!王爺,臣請殺了楊朝,他回去必定將承天府的河道水情告知朱宏三,那樣咱們就危險了!”
鄭成功的戶科督事楊英,當年和楊朝關係不錯,現在看何廷斌在這顛三倒四要殺楊朝,趕緊站出來說道:“王爺,楊朝為我們運送糧食物資多年,要想投靠朱宏三早就投靠了,根本不用等到現在,請王爺明察!”
鄭成功還沒糊塗到聽信一句話就要殺人的地步,楊英說完後鄭成功對何廷斌說道:“本王信任楊老叔不能出賣我們,何先生以後不要說了!”
鄭成功說完開啟辛自修的信觀看,信上說的很簡單,先是大談兩方一同抗清的情誼。然後就是述說朱宏三軍事上的強大,什麼戰船如雲猛將如雨,至於普通士兵那更成了天兵天將,一個能打百八十個。
最後辛自修說道: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名垂青史。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辛自修這番話意思是鄭將軍你很厲害,當年打的滿清滿地找牙,是個不世出人才,何不丟了你那燕雀辦的志向,學習那鴻鵠在高空飛翔呢?現在國內事態變化,你的前主子朱由榔不行了,但是碰到萬世明主朱宏三,不如跟著朱宏三一起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不好嗎?為何非要躲在小小的臺灣,對著各方勢力屈膝,實在不是你這個大能人應該做的!
辛自修進士出身,書信當然寫的引經據典,鄭成功師承錢謙益,自然可以順暢觀看。陳永華也是讀書人,也明白辛自修是什麼意思。但是其他將領就不懂了,這幫傢伙都是出身海盜,就是穿成讀書人模樣的何廷斌也只是銀樣蠟槍頭,字認得,但是什麼意思就不懂了。
Ps:書友們,我是有限無敵,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援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