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三向來講究皇帝不差餓兵,為老子辦事就給你好處。除了給何騰蛟一個總督的職位外,還封他一個爵位。一個世襲的侯爵已經是文官能達到的巔峰了,同時只是跑腿的何騰堅也有個知縣的官職。
考了半輩子試才混個秀才的何騰堅,聽自己也能混上知縣心中十分高興。
“草民謝過陛下知遇之恩,草民今天回家安排一下就出發,一定說服哥哥洗心革面,歸附陛下!”
朱宏三就喜歡這種上道之人:“好,你去吧,你的家人留在黎平這裡放心,有朕來照顧!”
朱宏三話中威脅的意思十分明顯,只要你辦不成這件事,那你的家人就要給你陪葬。
何騰堅聽朱宏三這麼說嚇的一哆嗦,他一家老小二十多人都在黎平,並且他今年五十多了,再要生也沒那個能力了,如果自己辦不成這件事那就徹底絕戶了。
何騰堅趕緊在朱宏三面前賭咒發誓一定將皇帝的事情辦成,然後出了大帳準備一下就去了長沙,準備去說服自己那個固執的哥哥。
朱宏三在黎平府這裡待了半個月,除了適應貴州的氣候外,還將當地的衛所兵整合一翻。朱宏三在這些人中挑選出一萬多青壯,將他們訓練成準軍事部隊,用來組建貴州的保安部隊。
這幫傢伙大半都是當年跟隨付友德征戰貴州的明軍後代,立功後就留在了貴州,二百多年下來已經完全成了貴州的土著。這幫熟悉當地環境,還是漢人的軍戶,正是朱宏三那種保安隊、還鄉團的不二人選。
同時朱宏三在黎平這裡還要等候南京派來的官吏,貴州向來是窮地方,漢族官吏十分缺少,所以朱宏三將今年殿試的三百二十六和進士調來一百二十名,用來充實貴州地方官吏。
五月二十日,這幫新科進士來到黎平府,為首的正是朱宏三的老情敵,有江南四公子之稱的侯方域,侯朝宗。
侯方域在殿試考試中取得了二甲四十六名的好成績,自然在這一百二十人的三甲進士中為首,他帶著一百二十人上前拜見朱宏三。
“臣等拜見陛下!”
朱宏三看了看這些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一百二十人,張嘴說道:“朕今年改了新科進士要觀政兩年的政策你們知道為什麼?”
“臣等不知!”
“朕也是迫不得已,現在貴州和雲南就在眼前,可是這些地方遠離中央幾百年,地方勢力盤根錯節!地方官吏很多都有空缺,所以朕將你們這些新科進士調過來,就是讓你們充實雲貴兩省的地方官場!你們是朕稱帝以來第一批進士,也是朕的天子門生!朕希望你們到地方要鼓勵生育、恢復生產,朕希望在幾年後雲貴兩地不在從內地調撥糧食,而是能做到自給自足!知道嗎?”
這一百二十人就在半年前還都是老百姓,現在成了官員,再加上被朱宏三這頓忽悠,一個個熱血沸騰,紛紛高喊道必不負陛下希望,一定治理好地方云云。
朱宏三看了看這幫官場新丁,接著說道:“朕和大明以前的皇帝不一樣,向來不差餓兵,你們七品的俸祿是一百二十個銀元,朕在給你們加一項艱苦地區補助,每人每年在加一百銀元!”
朱宏三在廣東時就將明朝的工資制度改了,以前一個知縣每年的俸祿只有七石白米,合白銀十兩不到,這可是整個縣衙一年的運營支出,只要稍有政治頭腦的就知道這點錢根本不能維持一個縣衙上百人的運作,所以不貪汙根本沒法生活下去。
朱宏三將知縣工資大幅提高,達到一年一百二十兩,後來銀元通行後就變成了銀元,並且規定這只是知縣一人的工資,其他師爺、各房書辦、衙役都有國家供養。明代銀子很值錢,一兩白銀按照購買力來說相當於後世的一千塊錢,一年一百二十銀元就是十二萬,這還不算銀元和銀兩的差價。所以在朱宏三手下幹活,就算不貪汙也能過上很優厚的生活。
朱宏三也知道這幫傢伙不讓他們貪汙根本不可能,在給官員加工資的同時還加強了錦衣衛的監察力度。老子已經給你們長了十倍的工資,你在貪汙就不要怨老子心狠了。
這些新科進士都知道朝廷對官員的待遇十分好,現在聽到皇帝又給他們加工資,一個個紛紛保證一定要為大明王朝貢獻終身,為朱宏三的事業添磚加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