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光在後邊被朱宏三氣的牙根癢癢,但是現在受制於人沒辦法。再加上這幾年跟在馬濟遠身邊見識很多,馬紹光已經不是以前一腔熱血的書生了。他知道現在天下大亂,只有朱宏三這樣的軍頭最大,自己這樣的讀書人只能依附於他。
朱宏三根本沒管馬紹光的心理活動,帶領部隊繼續趕路。
今天朱宏三沒有再折騰什麼急行軍,在天黑的時候部隊來到了距離新安縣城外十里的西鄉鎮。朱宏三命令在這紮營。
晚上朱宏三找來會議,營連級軍官都參加會議。在會上朱宏三狠狠的批評了大家訓練不積極的態度,規定以後每個月不定時舉行急行軍拉練。下一次再有隊伍掉隊就不是洗內褲這麼簡單了,直接要全體降軍銜一級。
朱宏三部隊的軍銜制和福利待遇都是掛鉤的,降一級就要少很多收入。這個處罰對大家不可謂不重。
給一棒子一定要給個甜棗,接著朱宏三釋出了回去後要擴軍三萬的決定。這個決定可是大快人心。要知道隊伍擴大五倍,這幫營連長手中的軍隊也相應的擴大五倍。
朱宏三看著他們喜笑顏開,接著說道:“明天本王要在新安縣城外搞一場演習,以新安縣城為敵對方,假設我們是攻城方。到時候我看看各位的訓練情況,再決定將來的職位升遷。”
這一番話搞得大家都很高興,紛紛表示明天一定拿出十二分努力完成演習。
朱宏三點點頭,說道:“沒事了,大家去休息吧,明天早飯後開拔攻打新安縣城。”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吃過飯後隊伍趕往新安縣城。
西鄉鎮距離新安縣城只有十里地,沒到中午就已經趕到城下。
明朝的新安縣是萬曆年間新立的,本來這地方是歸東莞縣管的。因為大型遠洋船舶要進出廣州,必須繞行大嶼山經南頭、虎門才能進入珠江。因此,南頭就成為廣州海外交通航道的咽喉,商業也就開始繁盛起來。
所以萬曆元年,在南頭這裡建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的意思。
在嘉靖年間,為了面對日益嚴重的倭寇、海盜騷擾,廣東巡撫沿著珠江口設立了六個水寨,水師總部巡海道就設在南頭水寨。同時為了預報敵情,在赤灣小南山頂上修建了烽火臺,作為南頭水寨的耳目,遇有敵情,白天用煙、夜晚用火進行報警。
現在朱宏三一行六千多人出現在新安城外,烽火臺上很快點起了烽火。新安縣城牆上的守兵看到來了這麼一群人馬,立刻關閉城門,通知城內縣令,一個個如臨大敵。
要知道現在新安縣城剛成立沒多少年,全城也沒有兩萬人,守城士兵才一千人不到。朱宏三可是有六千人馬,也難怪縣城裡風聲鶴唳了。
朱宏三沒管那些,到了城外三里,命令隊伍展開隊形,開始攻打新安縣的演習。
六個炮兵連,一共一百零八門火炮,排成一排,對著縣城城牆開始射擊。這是演習,所以沒有裝實彈,但是火藥發射也是有響聲的,一百多門的火炮的齊射可以算上震耳欲聾了。
新安縣令彭而述剛接到手下通報,城外來了一批軍隊,看樣子不是官軍。
彭而述趕緊命令人去南頭水寨求救,自己帶人登上城頭看看什麼情況。
彭縣令剛登上城頭就聽到外面火炮齊射的巨響,好懸沒嚇尿了。趴在城頭一看,城外三里出黑壓壓的全是軍隊,穿著上紅下藍的軍裝,不是官軍。
邊上擺著上百門的佛郎機炮。彭縣令來這個新安縣已經三年了,平時總跟佛郎機人打交道,他是見過佛郎機火炮的。這回看到朱宏三的火炮個子小,以為是佛郎機炮。
但是這也夠嚇人的了,要知道整個大明也沒有幾百門佛郎機炮,這一次就出現一百多門,彭縣令那裡還能鎮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