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市長擔心無業青年增多的問題嗎?”
“是,我擔心。”
“愛德華市長擔心青少年犯罪率增加的問題嗎?”
“是,我擔心。”
“愛德華市長覺得學院的存在是否能夠有效的對青少年進行教育,以此來規範他們的行為,增加他們的素質呢?”
“是,我就是這麼認為。”
“愛德華市長認為年輕人會喜歡挑戰自我,以及嘗試自己沒有嘗試過的東西嗎?”
“他們應該喜歡,年輕人都喜歡追逐刺激的東西。”
“那麼愛德華市長贊成兵役年齡降低以及義務化嗎?”
“...”
“是贊成呢?還是不贊成呢?”
“我想我是贊成的。”
“當然,愛德華市長當然會贊成,雖然我問了五個問題,可真正會被公佈出來的只有最後一個,也就是愛德華市長支援兵役義務化。”
“我——我也只能說是,但——但我真的有點,不太贊成普遍義務化,這會對我們國家的財政造成極大的負擔,我們也沒有這麼多敵人,只是無業的年輕人是需要一個地方給他們點約束,以及教會他們禮儀。”
提恩也看得出,這個愛德華顯然也是處在兩難的地步。
可是塞莉的問題沒有就此停下,她換了一個坐姿。
“那就好,我換一個問法。”
“...”
“愛德華市長擔心戰爭嗎?”
“是,應該沒有比戰爭更愚蠢的了。。”
“愛德華市長擔心各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嗎?”
“是,這會浪費很多錢,並且毫無意義,把這些錢花在其他方面會更好。”
“愛德華市長,你覺得年輕人持兵器,學習如何殺人,是否過於危險呢?”
“是,我們是明令禁止這些的平民攜帶武器上街,何況年輕人也不該去學殺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地區才會讓年輕人去學殺人?”
“愛德華市長贊成強迫人們拿起武器嗎?”
“當然不贊成,任何人呢都不應該被強迫的拿起武器。”
“那麼愛德華市長反對兵役年齡降低和義務化嗎?”
“...”
“愛德華是,是贊成,還是反對?”
“我想我是反對的。”
“哈哈哈——愛德華市長,你看,是不是這樣?無論是什麼樣的問題,只要選對誘導的方向,那就能夠得到你想要的結論,任何事都是這樣的。”
塞莉的話術絕對算不上高明,但是如何利用人的心理,利用他們最基礎的偽善,這一點她是非常清楚的。
只是如果說那些媒體用上了這種伎倆,他們的未來,還真的就是漆黑一片。
民眾這可不是被利用了,而是被胡亂的誘導,而誘導到最後的結果,那自然是思考相悖帶來的崩壞,即思維、理性的崩壞。當一個人同時支援兩種不同的觀點時,他們之後會什麼樣子?那自然無論是活著,還是做事,都不會像是一個人了。
愛德華拍了下腦袋,他依舊非常在意這些媒體的行事風格。
“難道說他們都這樣嗎?”
“不都這樣,有良心的不會這樣,可他們人不多。過去的媒體注重的是真相,可現在他們注重的是利益,他們已經沒有所謂的良心和底線了,也早就忘記了,身為媒體,他們該做的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