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
虞國主覺得自己不能再關注那北疆主帥,看著他,讓他越來越想當年的榮太子。
榮太子乃皇後嫡子,出生之時天降祥瑞,教養於帝之身側。三歲能誦,五歲能詩,禮讓下士,賢良恭謙。
壓了前面一眾兄弟,八歲時被立為太子。
之後支援、跟隨武將南征北戰,北滅季東除酈,西拒蠻夷南奪取嶽。
那時候太子殿下被眾人稱為旭陽,世人道榮有旭陽太子,乃天神降幅佛陀開眼。
榮的國土因為這位太子殿下擴充套件了兩倍不止,若要真的可惜便可惜他生在了一個這樣的國家。
榮在有旭陽太子殿下之前,景根本看不上他們。
但旭陽太子的名聲太出名了!
曾派去景的探子帶回來了和親王郡主對於旭陽太子的評價,智勇雙全北方之勁敵也。
只是那時候淩滄笑也還只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沒人會把她的話當成一回事。
直到那一年,皇位之爭,老皇帝可不止是有這麼一個兒子。
那些人知道,兵權一旦被太子收攏那麼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
所以,那一年和親王歸京,北疆沒有主帥的時候……大皇子帶兵偷襲了景邊境。
其實並沒有成功,被一個姓侯的小將阻擋後又追入榮邊境,死於侯泩刀下。
這一仗沒什麼結果,但和親王或者是淩滄笑卻是執意要同榮宣戰,大皇子是個酒囊飯袋不足為懼,她真正忌憚的想除掉的是大名鼎鼎的旭陽太子。
淩滄笑領兵拿下羽州的時候滿朝文武皆震驚,旭陽太子有謀取天下的野心,但那時候榮根本沒有同景一戰的可能性。
但……大敵當前,再論對錯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那年的一場仗,打得兩國皆震驚,可真正領兵的主將卻是才十七八歲的人。
但這場仗兩個人打得都並不順心,一個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兄弟,另一個卻是同背後的皇帝作對。
直到勇毅侯的出現,打破了這麼一個平衡。
他先是與榮帝通訊,說動榮帝主張休戰,再是向臨安帝表忠。
只是……旭陽太子,這世人又何止是淩滄笑一人忌憚他?
臨安帝不想打仗,同樣也不想留著旭陽太子在。所以他告訴榮帝,旭陽死則邊境安,否則免談。
榮帝並沒有同意,只是世事無常,榮因為皇家的權利之爭而於戰場上一敗再敗。
直到淩滄笑帶兵打到了國都,那些人才開始慌了,他們主動將兵權推到了旭陽太子及東宮一脈的武將手中。
就在旭陽太子立下誓言要背水一戰的時候,才發現這局勢已經不是他背水就能破解得了的了。
他的皇兄發現了榮帝和臨安帝之間的交易,正巧那時候京城鬧了糧食的饑荒。他們將旭陽扣下來,致使主將虞國公戰死。
榮帝到底是不想從小寵到大的孩子早亡,於是將旭陽太子救了出來。
那時的旭陽已經心如死灰,他知道這盤棋局榮已經徹底輸了。
他把自己關起來,想去尋找破解局勢的方法。終於過了一天一夜,他於一盤死局找到了一條生路。
他連夜策馬離開撤離的大軍,一人一騎回到了他的國都。以身入局,以自己的命作棋子,促成了那原本都快要談崩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