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依山的誕生
這天屋子裡的擺件到貨,從停車場到客房已修好了木棧道,車是開不進了,十來個師傅硬是將幾車貨從停車場一件件地抬了上來,落到房間,清點齊全。尹山過意不去,臨走時遞給了每人幾包煙,額外給了不少辛苦費。師傅們頭一次見這麼體恤人的,笑眯著離開,還祝民宿生意興隆。
東西都到了場,只剩最後一步布場了。尹山站在木屋外圍的露臺上,長籲了一口氣。他感覺像是經歷了一場冒險徒步,長途跋涉,克盡磨難,終於望見目的地,該駐紮下來,好好看看風景了。
轉頭望了望雪山,他甩開大長腿,往那邊奔跑了起來,身上那件敞開著的薄薄的白色防曬衣,被風吹鼓起兜著風,哪裡兜得住這飛揚起來的自由。
一口氣猛跑到雪山腳下的雲杉前,他大口喘氣,發際間沁出的汗珠,順著下頜滴落。如果不是這密匝匝的雲杉擋住,他恨不得一腳跨上雪山,站上那高處看看這片遼闊。
緩了一陣,他轉身在草坡上坐了下來。
又是一年的六月,伊犁河谷高光再現。眼前漫山青綠,野花成片,新生的木屋錯落有致,在這初夏裡,依山蓬勃。
勞累又欣慰的人已在草地上仰面而躺,手掌交叉墊在腦後,那高出野花半截的朵朵蒲公英球,在仰望的視線邊緣恣意搖曳自由。
這山野的風啊,知道他有多疲憊,陣陣掠過,輕輕撫慰。
他閉上眼睛,第一次來這裡的情景浮現。去年的六月中旬,同樣在這雪山腳,阿依木和阿麥爾他們騎馬走近, 一句“佳克斯”,是阿依木初見他揚起的明媚。大家一起騎馬去了後山,經過了村子,穿過了森林,看了晚霞……整整一年,仿若昨日,剋制了兩個多月的心思,一下子拉開了閘。阿依木,他已好久未見。
他坐起身,拔了一株蒲公英球,用力一吹,對阿依木的念想,同這紛飛的蒲公英種子,迎著夕陽,散入金色的光芒裡。
布場的這天,阿依木終於來了。
尹山和阿麥爾正在休閑配套區的露臺拉上大天幕,遠遠看見她和小江從停車場順著木棧道緩緩走上來。
“阿依木,你怎麼才來啊!你這撇下這裡好久了呢!”阿麥爾迎上前,隔著幾米遠就發起了問,臉上半是歡喜,半是疑惑。
“怎麼撇下了?不是派了我在這嘛,她遠端遙控,監督得可緊了!”小江應了先。
該問的人還沒問,該答的人也未答。各自隱藏好情愫的兩個人,平和地笑著互道了一句:“好久不見。”
“籃球架那邊的地面還沒做嗎?”阿依木看向員工宿舍木屋那邊,籃球架下還是一攤土。
“我想做綠色塑膠面。把其它搞定先,後面我再慢慢研究看怎麼弄。”
外圍看了一圈,安裝師傅們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大家馬不停蹄地幹起活來。
軟裝布場的工作量很大,算上接待廳共十六間屋子,還有三間員工宿舍。十幾個師傅分工安裝,尹山和阿依木這邊四個人,拿著圖紙一間房接著一間房地佈置。
阿依木期盼已久,她的設計理念終於變成現實。
原生態的侘寂風,融入濃鬱的民族元素,成功碰撞出了自然又精緻的高階美。
佈置完大套房,大家感到尤其的驚豔。
沒有華麗累贅的裝飾,牆頂一體化的大地色系藝術塗料,質感溫潤的微水泥地面,在這充足的玻璃窗光線下,透著高階肌理質感。
床鋪朝景擺放,三面都是通透的玻璃窗,躺在床上就能看到絕佳的自然風景。 洗浴間,阿依木大膽用了翠綠色瓷磚上牆,配上原木牆鏡框和壁櫃,與窗外的翠綠呼應,精緻耐看。功能區中間擺放了法式侘寂風弧線布藝組合沙發,搭配了一張異形實木矮茶幾,正對著現在滿是鮮花、牛羊閑散的小山坡和雲杉林,一側靠牆是壁爐、書架和民族風情的掛畫,還有一張能窩進整個人的胡桃木布藝沙發搖椅;另一側臨窗則擺著挑高的原木工作臺和前幾日從廣州搬運來的鋼琴,正對雪山。
傍晚,安裝的師傅們已下山,幾個人還在接待廳檢查、調整。
曾經歷過狂風肆虐的接待廳現在一片溫馨祥和。側u型接待臺正對著門,裡圍大半個空間設定成了餐飲區,大地色系的藝術漆和瓷磚,質樸溫潤。通透的玻璃窗邊擺放了幾組原木方形臺,垂吊的茶歇色水晶罩燈打上了光,溫暖又高階。
“請問業主,專案驗收能透過嗎?”阿依木轉了一圈,揚頭起認真問尹山。
專案驗收透過,意味著專案任務完成,雙方合作到此結束啦。
尹山笑而不語,掃了一眼四周,說了三個字:
“通不過。”
一旁正忙著拍照的小江和阿麥爾愣住了,不知所以。阿依木也頓了一下,但他那清澈的眼睛裡明明是藏不住的溫柔和滿意。
“被滿意堵塞了,怎麼透過嘛!” 尹山笑著補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