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民宿之約
舞會結束,大家互相道別。
尹山想在離開伊犁之前把做民宿的事落定下來。回到木屋,他迫不及待地打通了張瑤的電話,想聽聽她的看法。
“做民宿?”張瑤感到意外。以前尹想和她提過,她認為是自然而然的事,原也打算退休後和他一起回新疆生活。但此時尹山提出,她擔心是年輕人的一時沖動。
“小山啊,是不是因為爸爸曾有這個想法你就想做?”
“和他沒有關系。我只是和他一樣喜歡這裡,想在這裡做些事情出來,我也該做些事了。”
“有點突然啊,之前你都沒和我提過。”
“嗯。第一次來,我就有這個想法,這兩天巴特爾叔叔說起他家的這個山頭可以給我做,我才認真思考這個事。”
張瑤知道,如果尹山在新疆創業,意味著他將改變一生的軌跡,那可不是一般的改變。從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到一個原生態的村莊,雖然眼前有新鮮的吸引力,但他還那麼年輕,未來還很長,那兒的一切又具有季節性,秋冬季時,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又如何能熬得了寂寞?
各種擔憂在張瑤腦中閃過。原靠在床上準備睡覺的她,起身在房間來回踱步,她必須要提醒兒子深思熟慮。
“你適應那裡的生活嗎?在那裡把民宿做起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日子,冷清時節你怎麼熬?”
“淡季不一定一直在山上呆嘛,可以同步做些別的事情。”
“你想過困難沒有?那裡還不是很方便,做民宿應該很不容易的。”
“這裡資源有限,便利性不比城市,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做哪件事又容易呢?我已做好吃苦頭的準備,抗些事沒有問題的。”
尹山知道張瑤的擔憂:“媽,自從爸爸離開後,我覺得生死之外的事都不是事,什麼樣的結果我都能接受。前路其實是看不清的,邁開腿走路更重要。我唯一有顧慮的,是不放心你一個人在廣州。我想先把巴特爾叔叔的地租下來,等過兩年你退休後我再過來做。如果媽媽你也有想法回新疆生活,到時我們就在烏魯木齊住下來,和爺爺、姑姑一家也能常見面,有個照應。等民宿運營進入正軌後,我也不一定常年在守這裡,春夏在山上,到了冬天我可以在烏魯木齊陪你和爺爺,帶你們到處去走一走,也會常回廣州看看朋友。”
“那打籃球怎麼辦?你可是打了十幾年的籃球,那麼喜歡,那裡估計連個像樣的籃球場都沒有啊。” 張瑤最關心的還是兒子的熱愛。
“做民宿也將會是我熱愛的工作啊,但生活肯定不止這些。”
“上次面試透過的那家公司,多好的機會啊,你真的不考慮了?”
“去公司上班我就不考慮了,即使做不成民宿,我也想創業做自己想做的事。”
“看來你是想得很清楚了。”
“嗯。”
經歷了半生風雨的張瑤,又怎不明白,很多時候,往左往右都沒有所謂的對與錯,不做無謂的糾結和消耗,遵從自己的內心,大膽選擇、勇敢行路總是對的。很多事情急不來,但也有很多事情無須等待。
“我就是怕你苦啊。如果下決心了,要做就甩開包袱去做吧。不用等我退休,現在就去做。我們各自戰鬥,一起努力。”
“但你一個人在廣州……”
“不用擔心我,我這不還很年輕嘛,你就嫌我老了?我可不想成為一個拖累,我身體非常好,照顧自己完全沒有問題。等我退休了,我就過來,我早就想回新疆了!”
和以前很多事情一樣,張瑤的信任總是讓尹山想拼盡全力。他把目前能想到的計劃一一說給張瑤聽。
“我會和巴特爾叔叔簽個租地合同,別人給什麼條件,我們就給他什麼條件,反正不能讓他吃虧;然後我想去貸款做創業資金,這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些時間,後面就是定位、設計、預算、運營計劃、建造……”
“資金呢,爸爸媽媽這麼多年也攢著一點錢,爸爸本來就是想拿來在那裡蓋小木屋的,他走之前也叮囑了我,你需要時拿出來給你用,算做創業資金吧。如果不夠,還可以把廣州的房子抵押貸款。咱們要做就爭取做到最好,用心去做。”
電話這頭尹山沒有接話,眼睛已泛紅,張瑤知道兒子的心思,笑著寬慰起:“你就當作在那裡建造我們自己的家,把屋子蓋得好好的,哪怕是賺不到錢,也不要有壓力,咱們只要凍不著,餓不著,身體好,自由自在的就行。如果運營情況不好,大不了以後咱們把廣州的房子賣了,都搬去小木屋,你再給娶個漂亮的哈薩克族的姑娘,那才叫好咧。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