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boss你馬甲掉啦
一張方桌,三位老師與碗碗相視而坐。
論文一式三份,碗碗分別在他們面前各放了一份後入座。
膝上的拳頭握緊,周圍靜的聽到細針落地的聲音。
漸漸的,黃色t恤被汗水打溼了,怎麼辦,好緊張!
死一般寂靜過後,由國際法老師率先打破沉默,“林碗碗。”
“在。”
“你跟袁老師很熟?”
“……並不。”
碗碗沒想到,自己琢磨了這句話的幾十秒的時間,看在他們眼裡裡竟成了避嫌。
一般而言,兩個人如果真的不大相熟,第一時間是斬釘截鐵的否定句,而不是猶豫幾十秒深思熟慮的婉拒。
一般在答辯這種嚴肅的場合,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僅限在論文範圍內的探討,額外的問好,諸如一句平常不過的“你好”,也不常見。
有貓膩。這是除袁明源外,其他兩位法學老師的共同認知。
袁明源是誰,東大法學院院長,一位只記得優等生,視差生如病毒細菌的老師,這會兒,居然在跟學生打招呼喲,而且喊的是全名。
儘管中間隔著袁明源,兩位老師後背一彎,艱難的相視一眼,互相從對方眼中讀出:你沒聽錯,他就是喊的“林碗碗”。
袁院長唉,他喊得出來名字的學生,能是一般學生嗎?
所以匍一上來,大家都沒打算手下留情。
以袁明源為首,他掀起垂下的眼眸,託了託金絲邊眼鏡,“寫得不錯林碗碗同學,”在碗碗以為他要說什麼恭維話的時候,話鋒陡然一轉,“這真的是你寫的?”
碗碗後腦勺驀地流出一滴汗,雙手因緊張扭成一團,不明白自己,緊張什麼勁,“是啊,重複率只有1.6%。”
早有心理準備對方會為難,沒想到像機關槍掃射,一槍接一槍,氣都不讓人喘。
先是對論文原創度的懷疑,接著是一系列“超綱”問題。
當然,是不是真的超綱,碗碗大清楚。反正以她的專業水準回答不出來的,她都把它劃入超綱範疇。
《法治社會對當代中國的影響》是她的畢業論文課題。所以導師提問的問題,理所應當圍繞法制社會的產生、框架、後續的影響展開。
但袁明源卻不是,他存了心要為難碗碗,問的三個問題與論文不沾邊。雖同屬於法制史,問題卻大相徑庭,南轅北轍。
——中西方法制思想的差異。
——論民主政治在法治社會中的價值與作用。
——法律關係的形成,與法律實施的監督機制。
我!知!道!個!毛!線!
這三個問題自袁明源嘴裡丟出來後,碗碗有一分鐘被炸得外焦裡嫩,精神恍惚。她懷蹄自己出現幻聽了,這幾個問題,她怎麼一個字不懂。
她一實打實的學渣,能回答出來才怪。
不知道啊啊啊啊,好想揪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