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之天資聰穎,五歲成詩,被家族寄予厚望,千嬌萬貴的長大,少年時最大的興趣便是旅遊,一路結伴一路作詩。
十六歲那年,和書院同窗結伴,走了兩個月到達邊境高和城旅遊,在那裡他第一次見到了蘇清禾。
當時的蘇清禾十八歲,正騎在高頭大馬上,驕陽似火,她一身戎裝,未施粉黛,在街上巡邏。
原本自小看慣美人的黃啟之,並未留意這個一身戎裝的小姐姐,直到他在一販賣扇面的攤位前停下,還未挑出喜歡的,對面的攤販老闆突然抽出藏在板車下的彎刀,一臉凶神惡煞甩了出去。
黃啟之身後是剛好巡邏經過的蘇清禾。
黃啟之彼時還未習武,早已被嚇得魂不附體,眼瞅著彎刀就要削過他的腦袋,一雙柔軟中帶著薄繭的手拉住了他一甩,彎刀就從兩人的間隙飛出,直直插在對面茶樓上。
那一瞬間,蘇清禾揚起的髮絲拂過黃啟之的臉頰,他於彎刀過隙間,見到了英姿颯爽的蘇清禾,那一瞬間,黃啟之原就躁動的心跳得更加劇烈。
蘇清禾全然不知道自己救了誰,街上頓時流寇四起,混亂一片。
蘇清禾從頭到尾沒有看過黃啟之一面,只是拉著他的手,長槍一提對舉著彎刀的流寇一陣廝殺,在一片刀光劍影中,黃啟之跟隨蘇清禾的動作閃避著,痴痴地看著蘇清禾柔美不失剛毅的臉,一顆心徹底沉淪。
流寇除了之後,蘇清禾便跟著部下回府了,留下情竇初開的少年郎在身後痴痴的望著她,
後來幾天,黃啟之也不逛街參加本地詩會了,也不窩在客棧與友人飲酒,而是每日守在將軍府外,一整日跟著蘇清禾,從練兵場到將軍府,從邊境抓流寇到和部下一起下館子。
就為了看上蘇清禾一眼。
這麼跟蹤了半月,同窗友人對此地著實不喜,詩會極少,大多都是粗狂計程車兵,便攜了黃啟之回程。
後來,一個滿腦子詩詞歌賦的少年郎,腦子裡只剩下美人的一撇一笑。
犯了相思的黃啟之,就這麼默默將這份感情藏在心底,每年都要偷偷跑去高和城一次,跋山涉水只為看上蘇清禾幾天。
直到那日在開題見到裝扮全然不同的蘇清禾,他的內心狂喜到差點原地去世,原本他以為蘇清禾只是罕見的換上女子裝扮出門遊玩。
但是整個酒樓好些四處圍坐的便衣打扮的人皆是她一路相隨的部下,如今卻喬裝得不認識一般。
別問他怎麼曉得這些人,暗戀的這幾年,黃啟之早把蘇清禾身邊常年跟著的部下們眼紅羨慕了個徹底了。
他坐在桌上,心底思考她們千里迢迢來開題是為了什麼,觀察到蘇清禾頻頻低頭看著袖中藏著的小塊絹布,看了幾眼又四下尋找,直到蘇清禾的視線和黃啟之對上。
黃啟之一時手抖,面上不動聲色,心底已經激起千層浪了,他分明在這一個對視中,看到蘇清禾眼中的瞭然,也見到她迅速低下頭去掩飾反常。
然後朝那些部下傳出了訊號。
黃啟之不敢相信,她竟是為了他而來!
他猜測,她袖中的絹布當是畫像,畫著他頭像的畫像。
一瞬間,黃啟之心緒的複雜讓他莞爾,蘇清禾是什麼人他太清楚了,嫉惡如仇,快意江湖,戎馬上的女小將,一槍能穿透三個流寇的胸膛。
如今跋山涉水而來,若不是來刺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