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達城外兩百米戰線上,謝宴和狄梁率領的二十七萬大軍嚴陣以待。
謝宴有些擔憂的看著塞達城。
今日下午,謝燼從議事大帳出去沒多久,回來下令讓狄梁晚上率軍在塞達城外等通知。
他和鳳青鸞進去辦事,若成功,兩人將從城內出來。
若計劃失敗,他發射訊號,立即強攻塞達城。
一個多時辰過去,就在所有人翹首以盼,城門開啟,謝燼和鳳青鸞走了出來。
在他們身後,跟著兩排塞達城計程車兵,以及一名身穿鎧甲的將軍。
看到二人被敵軍的軍隊護送出來,狄梁和謝宴對視一眼,兩人眼底都充滿了驚喜,率軍向塞達城走去。
在來這裡之前,狄梁和下面的所有士兵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如果謝燼遊說不成功,便拼著丟掉性命的風險強行攻打塞達城。
然而謝燼和鳳青鸞成功了,他們不用和塞達城的守城士兵刀山血海廝殺拼戰,不耗費一兵一卒攻城,對所有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後半夜,大軍進駐塞達城。
與謝燼相擁躺在床上時,鳳青鸞還是忍不住將心中的好奇問出來:
“你與邵明志說了什麼?他這麼爽快就同意了投降。”
謝燼將她攬住,指尖把玩著鳳青鸞的烏黑秀髮,講了他三年前抓住邵明志又放了他的往事。
“邵明志能辨是非,心中有百姓,拓拔漢昏庸無能令他心灰意冷,引發了他對朝廷的不滿。
克倫國大勢已去,亞薩尼城失守,其餘十一座城投降,說明大半克倫國人都不願作戰,亦或者說早失去了抵抗的信心,這加重了邵明志的心理重負。
除了這兩點,還有最後一道重擔壓垮了邵明志的精神防線,那就是二十多萬大夏軍隊已經站在了塞達城外,他不同意投降,結局只有一個,城內六萬老弱病殘計程車兵全部戰死,邵明志深知他無法阻止,投降是最明知的決定。”
聽謝燼講完,鳳青鸞心道,換做是她是邵明志,她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與其跟著一味作死卻又自不量力的拓拔漢,不如擁護大夏,更換政權,讓百姓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
拿下了塞達城,接下來要進攻的就是拓拔漢所在的國都安懷。
第二日,大夏軍隊在塞達城舉辦了慶功宴,還差最後一步就能徹底拿下克倫國,將士們這一兩個月來的連續作戰和疲勞在這一刻也都得到了放鬆。
塞達城這邊軍民祥和,在國都安懷的拓拔漢卻是如坐針氈。
他得到塞達城守將邵明志不戰而降的訊息時,整個人氣得抖如篩糠,一把將桌上的東西全揮到地上,在寢殿中打砸發洩。
“一群混賬!都是混賬!邵明志那個奸佞,竟敢不戰而降,那可是塞達城!安懷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拼死抵抗,怎麼可能抵擋不了謝燼的大軍?可他就這麼拱手將塞達讓出去了!下一步謝燼就要打到皇宮了,可惡!可惡!”
拓跋漢氣得快要吐血,又懼怕不已,連忙召集大臣來商議如何逃命。
守肯定是守不住了,他的國家要覆滅在謝燼的手上成為大夏國的一部分了,他已揹負了罵名,絕對不能再搭上自己的性命。
其中一位大臣說道:
“陛下,要不您去巴卡斯暫避一下?巴卡斯沒有按照約定幫助我們出兵對付大夏,這會兒你過去躲一躲,他們一定會幫忙,等過了這陣安全了再做定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