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
萬民伏跪,或欣喜,或激動,反覆叩首者有,淚流滿面者也有,他們的中心,注目之所在,領軍跨馬而行之人,華夏國的統帥,葉孤城!
大殿上,葉孤城面無表情高坐。
大殿下,文臣武將肅然彙報內亂情況。
參與叛亂文臣武將數十人,任要職高官多達20餘人,參與叛亂士兵兩萬餘人,我方,文臣武將在叛亂中也死傷數十人人,軒轅敬重傷,王都將士死傷也多達一萬餘人。
這個資料,觸目驚心,更象徵著內亂的可怕!
“統帥。”一文官出列,沉聲道“臣要彈劾統軍都尉黃蜂,黃蜂擁兵擾民,殘殺天神僕人,私自燒燬神堂,觸犯天威,臣還要彈劾軒轅敬,軒轅敬假傳我王旨意,命各地私毀神廟,抓捕主教,此乃王國災難,天神必定降罪於我等,民情激憤,請統帥嚴懲兇徒,下令釋放主教,重開神廟,重設神堂,還王國安寧。”
“臣,附議。”
數名文官出列。
葉孤城冷冷一笑,淡然道“來人,全部推出去,就地處斬。”
殿衛快步入內。
“統帥,臣冤枉,臣不知所犯何罪。”幾名文官大驚,紛紛掙扎著喊冤。
很快,慘叫聲響徹殿內,氣氛一度僵硬。
“還有誰?還有誰想為神廟中人說情,大可站出來。”葉孤城目光冰冷,掃視一圈,暴吼道“還有誰?”
眾朝臣神情各異,目光下垂,無一敢吭聲。
“神廟,你們奉之為神靈,趨之若鶩,可對於王國而言,就是一顆毒瘤,廣城淪陷,數十萬將士臣民傷亡,你們以為是誰的傑作?”
“你們不知道,你們什麼都不知道,身居朝堂,處尊養優,可知民眾流離失所之痛?”
“神廟,用我王國民眾之血汗,通敵叛國,不奉天神,越權插手國政,爪牙滲透軍中,向敵軍透露王國軍事佈防,廣城一役,暗通敵軍刺殺我軍多名將領,以致廣城失陷,這些,你們可又知道?”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說來,幸得天神庇佑,賜我王國真正神女!”說到這裡,葉孤城慨然道“如非李月兒推斷出神廟的所作所為,本帥至今還矇在鼓裡,此番出征,也是李月兒陪伴在側推算出王國將有內亂,神廟派出黃金團意圖禍亂王國,本帥這才折返還都,並讓黃蜂秘密於通神道上設防,否則,只怕神廟奸計得逞,王國永無寧日。”
這番話,玄乎其玄,漏洞百出,可不少朝臣居然真信了!
“想不到李月兒才是天神的代言人。”
“神廟果真可恨,居然假借神諭,鼓亂軍心,毀我王國。”
“天神庇佑,王國安穩!”
眾朝臣頓時議論紛紛。
當然,也有一些朝臣神情古怪,他們深知真相,更清楚葉孤城此舉是為李月兒洗白,非常識相的保持沉默。
葉孤城很滿意現在的形勢,緩緩看向一側道“張義。”
“臣在!”
“將神廟的偽神亂國之惡跡斑斑通告全國,當然,李月兒救國救民之壯舉,也要一併讓國民知曉。”
“遵命!”
“再昭告國民,即日起,為神廟鳴不平者,視為亂黨,殺無赦,神廟中人連同叛軍罪臣於三日後王都就刑,來不及趕赴王都的罪犯,就地斬殺。”葉孤城眼中寒芒暴射。
張義一愣,見葉孤城神情不善,連忙應諾。
“退朝!”葉孤城大手一揮,直接結束朝議。
偏殿,殿門緊閉,殿衛退居十米之外,顯然,經過上次事件,葉孤城不希望再有任何人聽到殿中內容。
“神廟謀逆叛國,其心可誅,可要如何治罪,總要有個章法,而不是一聲不吭就一鍋端。臣民犯法,尚且講究真憑實據,更何況是神廟!沒有真憑實據的罪證擺在臣民面前,何以服眾?”張義單獨面對葉孤城,絲毫不掩飾心中的不快。
“繼續,本帥知你憋了很久,不吐不快,乾脆,全說出來。”
“統帥不喜,張義也要說。”張義一想到王國即將出現的局面,心急如焚,沉聲道“朝臣不反駁,並非因為他們相信統帥之言,而是畏懼於統帥的屠刀。”
“你倒是無所畏懼!”葉孤城越來越討厭張義的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