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莫允灝一拍桌子,只:“本王找你們來,不是問你們的意見,而是命令,你們現在立即就去執行,不必再爭論了。”
幾個謀臣還想再勸,莫允灝將腰間的佩劍了出來,一劍劃在他面前的桌子上,那桌子立即應聲而斷,莫允灝怒道:“誰要是再多這些無用的,本王就讓他立如此桌。”
那幾個謀臣看了看斷成了兩半的桌子,皺了皺眉,都不再話了。
這下子,西多河這邊修建堤壩的事立即停了下來,眾人開始擴寬河道。
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很艱苦,因為河岸邊上早就被洪水沖刷得不成樣子,堤壩旁的地方水流又大,眾人都很沒有信心,在最前面的人還被洪水沖走了好幾個。
眾人都不敢再上前,而那些謀臣也勸莫允灝停止擴寬河道的事兒,可莫允灝一再堅持,還親自衝在最前面,打響了擴寬河道的第一炮,他是主帥,又是聲名赫赫的五王爺,眾人不得不聽他的,也心甘情願聽他的,哪怕他是錯的。
幾個謀臣搖了搖頭,見勸不住,只得幫著一起擴寬河道。
而二皇子這邊的雲樂河,堤壩越修越高,隨著堤壩的築起,的確是慢慢的起了作用,阻擋了洪水的蔓延。
二皇子心裡很是得意,只一個勁的命令下面的人加快進度,將堤壩修得更高更大,因為時間緊迫,百姓的生命迫在眉睫,太后怕二皇子人手不夠,又將自己身邊的好些能人派了過來,幫助二皇子。
這些人裡面有謀臣,有武將,有大夫,還有能工巧匠,什麼人都有,都是這些年來,太后為二皇子偷偷備下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為二皇子出力,好好幫二皇子一把。
二皇子物盡其用,能工巧匠用來改良堤壩,大夫安排去給患病的百姓治病,……,總之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太后還將先皇還在時,自己在朝堂上的勢力也聯絡了起來,讓他們暗中輔助二皇子,聽從二皇子的安排。
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二皇子修堤壩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可二皇子仍怕莫允灝搶了他的頭功,時時的都在派人看著莫允灝那邊的動靜,當知道莫允灝停止了修築堤壩的事的時候,他愣了一下,想不明白莫允灝這是在搞什麼,可當他聽到來人接著彙報,莫允灝將人抽了出來,開始擴寬河道的時候,他哈哈笑了兩聲,很是看不上的意思。
這修築堤壩的好處,他可是有切身的體會,之前兩頭忙,所以他有點捉襟見肘,可自從他單管雲樂河這一邊後,堤壩修築很快,洪水已經被擋住,好多河岸邊上的老百姓都搬了回來,一個個豎起大拇指對二皇子讚譽有加。
他想了想,莫允灝去擴寬河道更好,耽誤了救災的事兒,到時候父皇只需要看到他這邊的成效,便知道是誰對這大蕭更有用了,到了那個時候,他只需要略微撩撥幾句,讓父皇惱了莫允灝,到時候讓他吃不了兜著走,看他還怎麼清高自傲。
一想到這個,二皇子就覺得心情格外的舒暢,每往雲樂河這邊跑得更為帶勁了,人人都誇二皇子平易近人,凡事親力親為,是個好樣的,那些見洪水略緩和了一些的百姓更是對他歌功頌德。
一時之間,二皇子只覺得自己這一趟瑜瀾之行真是來對了,回去得好好的謝一謝孫公公才是,否則自己怎麼能有這樣的好機會,輕輕鬆鬆解決了瑜瀾的洪水之災,得到父皇的讚譽和肯定,他幾乎都已經看見太子之位在向他招手了,想想大皇子此刻正在邊遠之地受苦,四皇子還窩在皇后娘娘懷裡撒嬌,這下分明就是為他準備的呀。
莫允灝這邊西多河擴寬河道的事兒漸漸上了正軌,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想起二皇子那邊還在繼續修建堤壩,而且越修越高,心裡著急得不行,只擔心到時候受苦的還是老百姓,所以他決定去勸勸二皇子。
這,二皇子正在雲樂河邊上,處理運送材料一事,下人來報,是五王爺來了,要見二皇子。
二皇子皺著眉,這個莫允灝,不在自己的地方好好待著,跑到這裡來幹什麼?
他心裡雖然不痛快,可既然是五王爺親自登門拜訪,他還是要去見見的。
他將手裡的事情交給了太后派來幫他的一個大臣,然後上了馬車,慢悠悠地往縣衙趕。
等二皇子到縣衙的時候,莫允灝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他見二皇子慢悠悠的步子,心裡不由得就有了幾分怒氣。
二皇子抬腳跨了進來,想到如今既然已經跟莫允灝撕破了臉了,也沒必要裝什麼笑臉了,他擺起了二皇子的譜,莫允灝雖是他的叔叔,可要真算起來,他是君,莫允灝是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