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親事操辦,師攸寧激動的緊,便從侯府傳了九辭過來一起準備,也算是全了主僕三人的情誼。
九辭是一年前出嫁的,嫁的是忠勇侯府世子古千軒。
古千軒是當今帝王的嫡親表弟,便是公主都配得,求娶皇后身邊的宮女,不知讓多少人眼珠子都瞪掉。
忠勇侯爺以及侯爺夫人起初也是不答應的,師攸寧便是有心賜婚,但又怕九辭過去了受人欺負,便想再觀望一二。
卻不想古千軒自請去守衛邊關,兩年裡在與邊境打秋風的草原部落起你來我往的打仗時立了不小的功勞,以功勞往皇帝表兄處求賜婚聖旨。
忠勇侯夫妻只古千軒一個兒子,眼見兒子為了娶心上人連命都不要,哪裡還敢再阻攔,這回卻是心甘情願的讓人進門了。
九辭是從宮裡出嫁的,嫁人的前一夜師攸寧才知道,原來九辭昔年做暗衛的時候曾救過古千軒的命。
只是那時候她身上還有旁的任務,並未告知古千軒自己是何人的手下,後來古千軒在東宮看到九辭,便開啟了漫漫追妻路。
起初的時候,九辭覺得這位侯府世子不穩重,身份又高貴,不是自己能染指的。
再後來,九辭到底是被古千軒打動。
一向冷情冷性連笑容都欠奉的少女,眉宇間卻漸漸被淺笑暈染,將那個箭術百步穿楊,瀟灑俊朗的少年郎放在了心上。
在四喜出嫁後,師攸寧便像對九辭那般,早早便讓齊允曙將這其的誥命賜了下去,也免得她們被人輕視。
雍帝二十五年,齊允曙將皇位交給了二十二歲的太子。
太子是他與師攸寧的長子,繼承了母親的樣貌父親的性子,又得了祖父與父親兩代明君的教導,足以擔起大齊的江山甚至青出於藍。
至於太子妃,乃是當朝鎮國大將軍李重安的嫡女。
李家姑娘在太子十七歲時娶進東宮,如今七年過去仍舊夫妻恩愛甚篤,倒有隨了當今帝后一般相伴白首的意思。
比起當初雍帝不納後宮時朝臣上躥下跳的焦急樣,如今新君繼位,歷練出來的朝臣們只略提了提選秀的事,被新君否決後便撒手不管了。
至於次子,齊允曙在禪位前已封其為寧王,讓其在成親後便趕赴封地,也免得兄弟兩個因為江山起齷齪。
兩個公主,有齊允曙這個女兒奴在,夫婿自然是挑的一等一的性情品貌,婚後過的順遂如意自是不提。
齊朝疆域廣闊,師攸寧在齊允曙的陪伴下又度過了二十餘年。
這些年夫妻二人有一半的時間在外悠遊,另一半時間或在二子寧王的封地雲州暫住,或在京師陪伴大兒子和兩個女兒,安逸逍閒處此處便不細數。
師攸寧在冥界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還像以前那般是窩在彼岸花的花叢之中。
她腦海中關於陽世最後的印象,乃是鬢角染霜的齊允曙還像年輕時那般拍了拍她的發頂:“乖筠筠,你好好的。”
師攸寧點頭說好,可眼角早不知什麼時候便浸出淚來。
怎麼能好的了呢?
同寢同食幾十年,兩個人像是連體嬰一般陪伴過歲月枯榮。
若是他不在了,便似帶走了春風和煦夏日微涼,連帶著秋景蕭瑟冬日刺骨寒,這世間的所有留戀處,以及她的心,通通都枯萎了去。
齊允曙心跳停止後,師攸寧將一大群兒孫都攆出殿去。
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而她如今也只一個齊允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