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楚宮大宴,既賀楚皇病情好轉,又兼接見樓月國使臣。
恢弘的殿宇內,在楚皇的傳召下,師攸寧著樓月國本族裝束上殿。
殿外夜『色』如水,殿內燭火照耀下亮如白晝。
著紅『色』衣裙,在樹梢明月相送下進殿的少女身量纖纖,眉目清豔絕倫,恍若非凡間人。
即使心懷嫉妒,可吳惜君卻不得不承認,樓茵茵的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傾城絕『色』。
坐在殿內的文武百官、功勳重臣,以及其各自的家眷,看呆的不再少數,想起近日來在京都中流傳的閒話,竟覺得對這位樓月公主的形容竟是十分的名副其實。
只是,高居御坐上的帝后卻神『色』很是奇怪,吳皇后面『色』僵硬,眼底有深深的驚駭與厭惡,楚帝看著師攸寧眸『色』深沉,偶然一抬頭,撞上這樣的目光,師攸寧都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這位楚帝不是沉『迷』酒『色』數十年嗎,怎麼還會有這個銳利清明的目光,而這目光竟還帶著悽然和恨意。
晉見的禮數和祝賀之語都是事先演練好的,師攸寧說的熟門熟路,態度更是份外的從容大方,半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蕭引之看著她在大殿之上神『色』安然,舉止大氣,心頭既訝異又驕傲,兩人目光偶有對上,雖然一觸即分,但其中的情誼與信任卻皆明瞭於心。
“陛下,樓月國與我大楚素來交好,如今樓月國六公主品貌如此出眾,足見樓月國的誠意,不如……”
說話的是吳國公吳衡,他正是吳惜君的父親,如今的國舅爺,只是他的話才說了一半,便被端坐高位的楚帝蕭和打斷了。
吳衡心下有些不安,但卻不敢再貿然開口,當然對於坐在楚帝身邊的親生妹妹難以置信的目光,他刻意避了過去。
陛下和太子都喜歡樓月國公主,太子若是得到這位六公主,難免不會重蹈陛下十五年前的覆轍,為了吳家的未來著想,只能將樓茵茵先推給陛下,至於太子,吳家只要再出一位皇后,何愁不會再保幾十年的富貴,這些事是他早便思量好的。
至於皇后,只能在宴會後再慢慢安撫了,吳氏全族的利益為先,她總要懂事些的。
若不是值此大庭廣眾,吳皇后早便發作起來,大殿上站著的叫什麼樓茵茵的異族公主,和十五年前那張讓她恨入骨髓的臉何其相似,兄長不會不知道她的隱痛,為何話裡話外的意思,竟是讓陛下納這個女子入宮?!
師攸寧安靜的站在大殿上,她覺得似乎有什麼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皇帝和皇后的態度也太詭異了些,一個似乎恨不能長個千里眼來瞧自己,另一個眼中竟隱約有恨意浮現。
她想起龍鳳冊中粗粗提過的一筆,前世宿主便很不得當時已經為太后的吳皇后喜歡,師攸寧一直以為是吳惜君在其中做的手腳,可難道不止如此?
蕭引之原本歡欣的心情稍有收斂,昨日他已在父皇榻前求得賜婚,這本是萬無一失的事,可母后的反應太奇怪了。
無論如何,自己定然要護得她周全,蕭引之心道,他心中起伏不定,可面上卻一絲一毫都不曾顯『露』。
吳惜君心下有些不安,陛下為什麼不讓父親說下去,樓茵茵這樣一個絕『色』佳人,合該進宮伴駕,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