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正有此意。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到京城已經三四日了,院子也定了下,如今安頓好,確實應該儘早遵從韶師的囑咐,前去拜訪禮部尚書,這樣也好早日去國子監報道。
“嗯,我知曉的。”
青年應了句,晚上回屋時便將老師給的帖子從箱籠中取出,放在了案桌之上。
次日,莊可卿從行禮中撿了兩塊上好的茶餅出來,又出去買了一份八品攢盒的點心,讓他去尚書府時帶著,免得兩手空空的失了禮數。
沈凌提著東西出了門,獨自往城西而去。
京城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其中以西邊為尊貴,多是住的朝中大員,達官顯貴,而東邊因為交通便利,是為商人聚集之所,南邊和北邊則為平民百姓居住,故而多有東富西貴,南貧北賤之說。
禮部雖是六部之中最為清閒的衙門,可一部尚書怎麼也是朝廷正兒八經的正二品官員,自然宅子是在城西的。
而這位禮部尚書餘和正,乃出身江南世家大族,與韶師同榜進士,互為同年,入朝之後私交甚篤,是為至交好友。
站在尚書府的大門前,沈凌輕輕釦響銅環,稍傾裡面便出來一門房,禮數週全地詢問,全無一絲傲慢驕矜之色。
可見餘大人家規矩是極好的,就一門房都是如此,可見底蘊之深。
討論群
“勞煩通稟,在下韶先生弟子,今至京師惹來拜會。”
“原是韶先生弟子,我家老爺已是等候多日了,您且隨我來。”
門房一聽沈凌來處,更顯殷勤備至,主動伸手接了他提的禮來,一個躬身便將人往裡請。
亭廊深深,九曲八彎,雖是早春時節,四周卻是春色盎然,其中假山池塘,目之所見,無不透出‘雅’之一字。
“您且在此等候,小的便去通報老爺。”
請沈凌在偏廳坐下,又招下人上了茶來,門房才躬身退了,沒多時外間一陣沉穩腳步聲傳來,緊接著一名面白深須、頭髮花白的老者便跨步進來。
“你便是韶正清心收的弟子?”
知曉這必是此次要尋的禮部尚書,沈凌早早站起,躬身行一弟子禮,回到:“學生拜見尚書大人。”
“哎,免禮免禮,在家就不要做此等虛禮了,呵呵。”
老者頗是和善,一雙睿智眼睛清明無比,他藉著院子裡大亮的天光細細打量沈凌,見此子站立之時腰背挺拔、風姿蘊藉,劍眉入鬢又是目如星墜,不禁暗讚一聲好相貌,好氣質。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未及考教,便生歎賞之意,是心中佩服韶倫看人眼光的。
“來,坐吧。”
走到偏廳上首之位,餘合正笑著說道。
沈凌卻是不急入座,而是取出老師的親筆信函,雙手交託呈上。
“此信乃韶師親筆,此前來時,叮囑學生務必轉呈尚書大人。”
餘合正點了點頭,對下方青年恭謹態度甚是滿意,他拿了信來,展開讀之,沒一會便是看完,將其放在一旁案几之上,笑而言道:“呵呵,這韶正清,便是老夫答應的事了,還要如此不放心,竟是又寫信來督促。”
說的埋怨,可語氣倒是丁點沒有生氣的模樣。
“你坐吧。”
沈凌從善如流,又是躬身才就坐下,他腰背挺直,坐如青松,視線落落大方看向上首的餘合正,全無半絲畏縮之意。
“年前便已收到正清來信,言道他新收一弟子,此次必會中舉,是想以我之名,為其舉薦,入國子監讀書。”
口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捋了捋頜下清須,餘合正溫和笑道:“正清從未在我面前開過口,此番來信,屬實讓老夫感到驚訝。”
“不過如今見到你,卻是又明白他之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