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百文也不少了。
莊三心裡嘀咕。
自家裡添了阿青,去年來來回回也不知請了多少趟的大夫,積蓄都是下去一小半了。
如今再說村裡要辦養殖場,讓大家掏錢,自己還真有點擔心了。
倒不是掏不出,只是怕後面丫頭萬一哪裡又不好了,到時候要請大夫,拿不出錢來可怎麼辦。
“當家的,你怎麼想了?咱家出多少?”
吳氏還在喋喋不休的問,莊三有點心煩意亂。
“這事暫且擱著,我找個機會同二哥商量下。”
他唏哩呼嚕幾口喝完碗裡的稀粥,嘴一抹,扛著農具就出了門。
“別家可是早就把錢交村長了!就你不急!”
吳氏追著喊了兩嗓子,卻見男人頭都沒回,只得跺了記腳,氣呼呼的回了屋。
另頭莊三提了農具出了岔路往自家旱田的方向走,行了兩步,就聽到前頭走來幾個相熟的再聊話。
"你家湊銀錢沒,湊多少?"
"不多,也就一兩銀而已。"
"瞧不出來你小子,還挺能存銀子啊!"
人家沒理得莊三,他也沒湊上去搭話,只顧走自己的,可即使走出老遠去了,耳裡聽到的話還不停的早腦子裡來回的轉。
剛剛那幾個,在村裡家中條件都算一般的,當初村裡籌資建番薯作坊,他們也同自己一般,都是看衰了的,酸話沒少說。
可照現在這勁頭,一聲不吭的都能掏了一兩銀來!
莊三心裡琢磨著,腳步越來越慢。
終於,他停下腳步,一下轉了方向,往莊二家的方向急急走去。
天氣暖了些,可還沒到了可以不燒炕的時候,莊老太錢氏剛吃完媳婦端到面前的早飯,正點著頭打瞌睡。
迷迷糊糊之間,就聽到外間有人說話的聲音。
“二哥,你出了多少?”
“三弟,說實話,我倒是想多湊些,可你也曉得,家裡銀錢全都在娘那兒,她老人家手緊了很,要是知道這事……”
錢老太本來聽見自家三兒子的聲音,以為這小子還算有些良心,無事曉得來看看自己,剛準備坐起身喊他進來。
可她豎著耳朵,卻越聽越不對勁。
什麼出多少?
湊什麼玩意?
錢老太當即覺得不好,忙的一骨碌下了床,悄聲無息的套上鞋,將耳朵貼上了主屋的房門。
外頭兄弟倆根本不曉得自家老孃在偷聽,仍坐在堂屋角落說事。
“早上媳婦也問我了,可我也怕這回出了銀錢去,到時候家裡有些事支應不過來。”
“也是,小侄女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