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並不是周氏的親生子。
當年沈家也是二李子村的大戶,算的上是體面的鄉紳。
到了沈德這一輩,又是憑本事考上的秀才,這在本村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這之後老爺子便抖了起來,琢磨起全家去縣裡生活的想法,他想著畢竟在這鄉下地方,實在不利於兒子學問的長進。
於是一家人商討一番,就閉了沈家的祖宅,賣了所有的旱田和下等水田,只留了上等的租出去,之後便舉家遷去了南自縣。
這周氏便是南自縣小有名氣的得月樓老闆的女兒。
她爹看上沈德才學,見對方雖是出生農村,卻是聰明通透的,便有意許了女兒給他。
讀書極其耗費銀子,即使是賣了家裡大部分的祖田,沈家在縣中也算不得什麼富戶,且一家人只出不進,每年只靠些租田進項,想來也支撐不過多久。
這瞌睡來枕頭,沈德明白,只要有個有錢的老丈人,還愁媳婦的嫁妝少麼。日後他若想繼續考學,又或選官,少不得岳父大人支援一二了。
於是二人便成了親,可成親之後一連幾年,周氏都一無所出,再加上沈家三代單傳,婆母雖是不說,但早已心生不滿,籌謀著要給兒子再娶一妾。
可週氏也不是好相與的,她父親有錢,自己又掌著家中中饋。更遑論上次秋闈,沈德未得中舉人,即使是他,在自己面前也是矮了一頭。
周氏便同父親商量了,先收養一小兒,之後如若生子,便也罷了,如若真的生不了,那便當親兒養著,總之入了族譜便是沈家人,要好過沈德再娶妾室。
沈德自是清楚在自己考上舉人前,少不得要夫人孃家支援,便也同意了周氏的想法。於是不多日,他就找人帶了一個兩歲多的男孩上了門。
粉雕玉琢的小臉,黝黑的瞳仁,還帶著一股子說不出的岑貴。
“這孩兒已經兩歲多了,太大,怕是養不熟。”周氏不太情願,她想的是直接過繼個自家的子侄,而不是什麼來歷不明又年歲大的孩子。
“我看倒是不錯,這樣子看了就是個聰明的。”沈德也有自己的算盤,既是收養,那便養個沒有血緣關係的,日後如若自己有了孩子,那這個即使捨棄了,也無甚大礙。免得養來養去,最後都養的是周家的小子。
周氏雖是不滿,卻也明白在這事上不要再同夫君糾纏。不孕本就不光彩,如果一味用自家銀錢來挾制沈德,那之後只要對方得中舉人,那定也沒她好果子吃。
於是在沈老爺子的主持下,這男孩便被賦名凌字,入了沈家族譜,記為沈德和周氏的長子。
而收養沈凌的第二年,沈德便中了舉人。
之後的再一年,沈德止步會試。
這兩年,沈氏夫婦倒是對沈凌不錯,畢竟二人並無親子,且沈凌的確聰慧,三歲便能背了千字文,四歲又讀論語,直讓沈德感嘆是個讀書料子。
又是三年,沈德依然未中進士,但周氏卻懷孕生下了沈歡。
可大概是孕期也捨不得交了中饋,操勞過度的緣故,沈歡早產,生下來身體就不好。之後幾年,雖是多有調養,卻是未有好轉,急的周氏到處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