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二李子村最近有什麼新鮮事,那一定就是莊家的豆腐菜了。
去吃過席的村民最近都傲氣的很呢。
小蔥拌豆腐、韭菜炒千張、芹菜炒豆乾、醬燒豆腐、油豆皮湯,你們誰見過了,誰吃過了?知道什麼味嗎?
哎?不知道就來問我啊,我可是每樣都吃了,那味兒可別提了,好吃又飽肚,真真實在又新鮮。
這有沒吃過的,特好奇的,就喜歡求了人說給自己聽,完了再去和別人說,弄的好像自己嘗過似的一頓眉飛色舞的吹,就這麼著,豆腐菜算是徹底出了名。
這邊莊可卿也天天沒事就上村子裡溜一圈,眼見村民對這東西的好奇達到了頂點,便決定要把豆腐鋪子開了。
說是豆腐鋪,其實就是在村裡的小買賣,自家院子門口搭個桌就成的事。
頭天泡了豆子,她也不要娘幫忙了,現在她做豆腐已經有些經驗,只一個人就能忙的過來。
而且她也不打算多做,一板嫩豆腐,一板老豆腐,豆油皮挑了幾張晾院子裡。小桌子一搭,東西一擺,迎著晨光,莊家的豆腐攤就這麼悄聲無息的開張了。
第一個上門的是鄰居李嬸子。
上次豆腐宴之後,她簡直要成了村裡的紅人,幾乎所有村民都知道她同秦寡婦家關係不錯,所以都來打探上次吃席的事,可給她風光了一回。
這回見莊可卿支了豆腐攤子也不驚訝,如果是自己,得了這麼好的買賣,不也得火急火燎的做起小生意,恐怕還不得像莊家這麼沉得住氣呢,等了這麼些天才開張。
莊可卿坐在桌子後面,忙了一早上,現在吹著清晨的涼風,迎著初陽,舒坦的不行。見李嬸子過來了,忙招呼對方過來,抬手就切了一大塊豆腐要往人手裡塞。
“李嬸子,您拿著,別客氣。”小姑娘笑容滿面,看上去討喜的很。
李嬸子也不是那種扭捏的,接了豆腐道了謝便問:“這豆腐都怎麼賣的?”
“嫩的一文錢一塊,老的兩文錢一塊,或者也可用豆子來換。”指了指李嬸子手中那塊,莊可卿解釋道:“您的那塊是老豆腐呢,更實在。”
“有你這機靈丫頭,你娘可真是少操不少心。”李嬸嘴上不說,心裡卻愈發覺得這莊丫頭會做人,於是面上更帶些親熱,“我這過會要出去有事兒,遇見人了可得說說你這開鋪子的事。”白得了塊豆腐,她還是高興,便說要幫莊可卿宣傳宣傳。
莊可卿巴不得呢,這個時代,有點好東西不都是口耳相傳。她本來還擔心頭幾天開鋪子沒人知道,賣不出去呢,現在有人幫忙真是瞌睡遇枕頭,棒極了。
大概是李嬸的宣傳到位,很快便有人來買了。
主顧大多是之前來吃過豆腐菜的,柳家的,黃家的,還有錢婆婆、連上次幫忙罵戰的大戶長媳趙鳳芝都光顧了,還買了嫩豆腐老豆腐各一塊。
莊可卿對這個心直口快頗有正義感又肯發聲的趙媳婦有些好感,除了對方買的豆腐之外,還送了半張油豆皮,說是可以做湯還能涼拌,讓她回家試試。
沒想買點東西還能得了贈品和技術指導,趙鳳芝也是高興,見這女娃一個人支攤,家裡又只有寡母和尚在襁褓中的弟弟,心生憐憫,就要再買兩塊豆腐,被莊可卿拒絕了。
“咱這生意長的很,您吃的好,以後多光顧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