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說:“呃,嗯,動不動就是殺人,動不動就打架,我覺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還是好好的做人,老老實實的賺錢最重要……”
銀心笑道:“呵呵,這些喊打喊殺的人,還不是脾氣大。脾氣也大,別人說什麼受不了,馬上就要鬧起來,豈不是鬧到殺人放火的地步!”
小安道:“呃居然這麼大脾氣,就不能改改嗎?呵呵!”
銀心笑道:“呵呵,機器也是天生的,命運是天生的,就說是這個性格決定命運,我覺得這脾氣自然也是天生的,你說能改得了嗎?有句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小安笑道:“可是,應該有什麼話,去教育他們,讓他們改變吧”?
林子軒笑道:“呵呵,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如果把人的脾氣比作水,那麼x懷格局就是一條條河道。”
銀心笑道:“格局越大,脾氣越小。就如水在寬廣的河道中自在流淌,輕易不會衝出堤岸;格局越小,脾氣越大。遇見一點風波就越過堤壩,不僅傷及無辜,還要衝毀莊稼。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於自己無能的憤怒。脾氣越大,越是暴露出這個人的修為不夠,心x太窄,格局太低。脾氣人人都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
如果說脾氣猛如虎,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心靈的馴獸師。看管好內心的野獸,慢慢學著做一個溫和而又安靜的人。”
林子軒笑道:“慾望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切實際的期待,是內心一切痛苦的根源。”
銀心笑道:“年輕時,渴望得到一筆財富;等有了錢,又尋覓一位完美愛人;結婚生子後,期待孩子能有出息。希望所求事事順心,就連搶紅包都要是手氣最佳。預設的期待過高,一點不如意就叫人灰心喪氣。卻忘了降低期待、悅納平凡,才是我們畢生的課題。人的一生有三個過程……”
小安笑道:“什麼過程?”
銀心笑道:“呵呵,接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人在時光中一天天老去,內心的奢望也漸漸消失。少一些無謂的期待,生活中反而處處都有驚喜:一家人在一起,過普通人的日子,享受普通人的快樂,這才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些平凡的喜悅雖然微小,卻能讓你時刻被幸福圍繞。”
林子軒笑道:“心態好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狂風颳不了一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這是天地間的自然規律。人生路上風雨兼程,時而陽光明媚,時而陰風怒號。小時候,認為幸福是件東西,擁有了才幸福;長大後,認為幸福是個目標,實現了才幸福;而現在,終於明白幸福是一種了悟,想開了就幸福。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壞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我們不能改變事情的性質,但能選擇看待事情的角度。心態好,則事事好;心放寬,則事事安。“”
小安笑道:“那這些都是要一個人人品好,才行……”
銀心笑道:“關於人品,道教中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中的純陽真人呂洞賓,問其師正陽真人鍾離權:“師父修行多年來,教化過多少人?”鍾離祖師說:“只教得你一個人。”呂祖又問“為什麼只有弟子一人呢?是因為我們道門不肯慈悲,去安撫世間迷途之人的精神世界嗎?您要是給我三年的時間,我一定能透過深厚的涵養學修,勸化三千人以上!”
呵呵大笑,言“世間的眾生,有很多都是不盡職盡責、不孝敬老人、不將心比心、不念情理的下愚之人,怎麼可能讓這些人悟得全真妙道呢?鍾離祖師又說:“不過既然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就行動吧,三年內但凡能找一個德行無差的人,也是你的功德。”
三年後,呂祖隻身而歸。鍾離祖師笑言道“不知度得幾人?”呂祖慚愧告知師父:無度一人。可見人心不古,一個道德有問題的人,根本不具備修道的條件我們常常會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自己犯錯卻總是為自己開脫。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所以懂得自省,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林子軒笑道:““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對自己多加反省,對別人少點責備,就可以遠離怨恨了。反省自己,不苛責他人,是修養自己的法門,也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懂得自省的人,待人寬厚,善待他人。不推諉責任,時刻反省自己,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金元時期的道教全真派高士尹志平,昔年在叢林道觀棲居時,對人寬裕厚道,尊賢容眾,和睦不爭。道眾們悉聽他的教導,使得道觀裡十多年都沒有產生矛盾,不起爭端。”
銀心:“越是抱怨,越是積蓄負能量,事情非但不會解決,反而會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事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自省。自我解析,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不足。全真道祖師長真真人譚處端,每天反省自身所起之念,日夜反覆,沒有中斷過一天。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自省讓我們更加清晰認識自己,更準確的改正自己。如果不懂自省,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更不能自救,只能一直沉淪,終至無可救藥。善於自查,才能自明;善於自明,才能成長。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揚長避短,學會和善的對人,才能被人善待。”
小安笑道:“什麼是自查?”
林子軒笑道:“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事情發生後,暫且不考慮別人的問題和責任,先反省下自己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等下次再遇到類似問題時,我們就能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它了。即使這件事的主要責任在別人身上,我們也沒法因此而左右和改變他人,還是隻能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