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伯好奇,聽說十歲孩童能作詩,便興奮不已道:“十歲就能作詩?好厲害,說的什麼?”
英臺笑道:“那是自然,神童才子,總是與眾不同點呀!星球映徹,一夜微退梅梢雪。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峨眉,特放些時缺。”
山伯說:“好詩詞,厲害,只是這麼好的文才,日後必然高中有出息吧?”
英臺說:“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山伯說:“康熙是哪個朝代的皇帝,怎麼沒有聽聞過呢?”
英臺笑道:“呃,是一個外國的小國你聽故事就行了……”
山伯笑道:“好……”
英臺說:“納蘭性德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數遍古代文人圈都是少有。納蘭性德成為進士時年僅二十二歲,康熙愛其才,又因納蘭出身顯赫,家族與皇室沾親帶故,故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三等侍衛,不久後晉升為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還曾奉旨領受重任,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等情況。納蘭性德的少年時期,無疑是春風得意的,當然這只是在事業上如此,在愛情上,卻是多有不順。”
山伯說:“這是怎樣的愛情呢?”
英臺說:“”少時有個青梅竹馬的小表妹,小表妹不像他一樣木呆呆的,而是活波靈動,和小表妹在一起,不管是做什麼,納蘭性德總是無比開心,小表妹讓他念念不忘。
《落花時》雲: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那段青梅竹馬的日子,納蘭性德這個少年才子,是幸福的,他的詞,也是柔情。納蘭性德本以為,他和表妹會一直相伴一生,白頭偕老,只羨鴛鴦不羨仙。”
山伯道:“不是很好嗎?聽起來就很好……”
英臺說:“然而,好景不長。小表妹因被選中秀女,從此與他再無緣。
此時的納蘭性德,千言萬語埋於心底,只留下一縷哀愁,無人能解,只好以文字抒懷,在此之際寫下了這首千古無雙的《木蘭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山伯震驚道:“啊?真是造化弄人,表妹被選上沒有?”
英臺說:“後來小表妹從秀女中脫穎而出,成了嬪妃。在家族的一片歡天喜地中,唯有他“斯人獨憔悴”。即使家境優渥,即使天賦無雙,人生還是有許多不得不與不圓滿。他相思成魔,竟在國喪時假扮僧人入宮,只為再見她一眼。雖最後如願以償,但也成了最後一面。傳奇裡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
山伯道:“哎!好可惜,一對鴛鴦就這樣被拆散了,真是命運捉弄呀!”
英臺說:“時間總是會淡化很多很多,慢慢的,納蘭性德從表妹的事情中走了出來,只是此時的納蘭性德,再也不復當初那個純真少年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這一年,納蘭性德二十歲,在家人的說和下,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
山伯說:“成婚的妻子人好嗎?”
英臺說:“妻子盧氏出身大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善解人意知書達禮,在婚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真的都對彼此產生了真正的感情,把彼此視作了最為重要的人。
兩年後,得知妻子懷孕,納蘭性德一時間驚喜無比,覺得人生至此已再無憾。”
山伯笑道:“總算是有個好的結果,這也可以了。”
英臺說:“然而,老天好像並不打算讓納蘭性德圓滿。康熙十六年1677年),盧氏因為難產而去世。
納蘭性德整個人,幾乎被這個巨大的噩耗給擊垮了,他最愛的妻子,陪伴了他三年的知心人,就如此離開了人世間,只留他一人煢煢孑立。”
山伯震驚道:“老天爺怎麼對他這麼不公平呢?怎麼安排這樣一個命給他,這也太難過了吧?”
英臺說:“納蘭性德每日起漱飲食之間,好像都能看到妻子還在那兒對他笑顏以對。只不過,夢總是會醒,醒來後的納蘭性德,苦苦的思念著那個已經入了九泉的妻子。由是,他的悼亡之音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後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山伯說:“這就是你說的,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英臺說:“嗯,納蘭性德不僅無比聰慧,且無比深情。就是因為如此,他的心裡長久抑鬱,得不到疏解,終於還是積鬱成疾。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並稱“清詞三大家”。納蘭性德有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在這種強烈的反差之中,他的內心總是處在一種無形的壓抑之中,愛妻的離世更是讓這種壓抑變得更加厚重,他再也無法讓自己的心變得澄澈下來,最終的結局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