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這縣太爺,以最快的速度在衙門後院裡,溫好了酒安排好了酒席,請太子等入席。
大家也就入席之後再把酒言歡。
不過這少年的太子爺身份,也就只有這縣太爺相信,其他人根本沒有相信的。
特別是英臺,根本不信,這個,看起來和自己年歲相當的一個白淨少年,居然是當今太子,這怎麼可能呢?
你就算是用起好的報,也不可能遇見他,別人來到古代也就是一個富家小姐富家千金的身份,談談戀愛,生個孩子抱個娃也就算了,自己這又遇到太子了,再說了,這劇本里也沒這麼寫呀,也沒有說是要遇到太子呀,看樣子自己跑來古代之後打破了這原來的順序啊。
不知道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則遇到這個態度是好是壞,市級師兄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是目前為止,因為他還是不相信他是太子,畢竟這古代的臺詞也不是那麼貪玩的,這麼大老遠的跑到這裡微服私訪,一路上的兇險險惡也就算了,那狼蟲虎豹做的根本就過不了路,更何況這麼高高在上紆尊降貴的太子呢?
林子軒笑道:“呵呵在高位面前能有如此清醒的人很少,但也只有明白位需配德,才能遠離災禍。修德惜福之人,必能厚德載物。”
少年有意要考考英臺,便說:“那怎麼樣才可以做到德以配位、德以配財呢?”
英臺笑道:“《周易》中這樣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謂德,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就是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生活、做人等。施恩不圖報,圖報不施恩,容人須學海,積德厚若山。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
少年道:“偽君子是什麼?”
英臺笑道:“一般偽君子皆貌似忠厚老實,有的還很謙和、熱情,專擅暗箭傷人,其強項還有借刀殺人、嫁禍於人。真小人就像那追著咬人的惡狗,你可以提早戒備、躲避,適當的時候你還可以反擊。而偽君子卻是那冷不丁背後偷著下口的狗,讓你無從設防,只有受傷的份兒。”
英臺又說:“鬼谷子一代謀聖,教匯出一個又一個天縱英才的徒弟,自然能認清真君子和偽君子的區別。在他看來,一個人越虛偽,越有這四個特徵。”
少年道:“什麼特徵?”
英臺笑道:“第一,施恩而欲要名結好,給人恩惠想要好名聲,想要結交好友。樂於助人是一項美德,而不是一種牟利手段。如果幫助別人,是為了名聲,是為了拉攏別人,那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這樣的人,最為薄情寡義,最為見利忘義,不可深交。俗話說,施恩不圖報,圖報不施恩,容人須學海,積德厚若山。世路由它險,居心任我平,君子能安命,大德可迴天。幫助別人,不知不覺就會積累自己的福報,幫自己消災免禍。”
少年心想,這丫頭真機靈,莫非想借聖人之言,讓自己幫助她而不圖回報嗎?呵呵,先不動聲色,看她怎樣!
英臺笑道:“這第二,為善而欲自高勝人,做善時心裡卻想著把自己名譽提高,立德立言,超過別人。做好事是為了一份信仰,是求一份心安,是讓自己和別人知道,社會是美好的。做好事,車站給小孩買票,冒雨送老奶奶回家,從來不留名字。做好事,是為了讓自己快樂、幸福,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如果做好事為了沽名釣譽、積累名望,那就是偽君子無疑了。”
少年笑道:“哦?這第三呢?”
英臺笑道:“第三,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樹立自己的節操、操守卻是為了標新立異,顯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一個真正有操守的人憑藉的是對自己的律己慎獨,時刻警醒自己,而不是為了虛榮。為官當學曾國藩,曾國藩不僅會做官,還會看人。曾國藩曾經說過,有三種人不可共事:“眼高手低、不講事理和標新立異。”標新立異,總與眾不同的人,不是說他們都有錯,只是不溶於大潮流的人註定舉步維艱。如果與這類人共事,可能雙方都不容易溝通。”
少年說:“曾什麼,是誰?”
林子軒笑道:“一個外國的大將……”尷尬。
英臺笑道:“第四,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成就一番事業只是為了一鳴驚人,讓別人佩服,讓世界驚歎。如果幹事業,都是為了別人的掌聲、歡呼,那就太低階了。一個人想要成就大事,往往靠的是對自己心中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往往是為了戰勝自己,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譁眾取寵的人,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受不了被漠視,他們希望得到認可。他們的自信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一般這種人最愛炫耀自己,最喜歡成為眾人的焦點,最喜歡大家都以他為中心,也最虛偽。比如,孝敬父母、誠實守信,在我們做一些好事、善事的時候,就是在為自己修德。這樣,就可以承載到金錢、權力、名望等這些“萬物”。也就是說,你的品德越好,你所能承載的財富和地位越高。”
林子軒岔開話題道:“古有“三不朽”的說法,即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德便排在第一位,我們可以回溯歷史,那些流芳百世的人,無不是有品德的人。一代名將曾國藩也這樣告誡過自己的弟弟:“德不配位,是最危險的!那些靠吹捧和糊弄老百姓,神化自己的人,一定會摔的很慘!”所以曾國藩很重視自己的德行,每次去辦事,他都會送上一份隨手禮,包括門房在內,而禮物也是用心挑選的。但別人送禮的時候,他總是會婉拒,實在拒絕不了,就收一份最少的,並給對方一份回禮。他更不會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去報復別人,也不會利用權力去搞小動作讓自己家財萬貫。久而久之,文武百官越來越尊重曾國藩,下屬也心甘情願聽從曾國藩的指揮。
這就是曾國藩所說的“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英臺笑道:“呵呵一個人先修自己的德行,事業和財富,便都會隨之而來。因為一個人品德,也是他的。”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