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哥,聽了林子軒的話,心想,這要是人家反正有事就有時間,有閒的人才能想這些事情,就是還要養家餬口,還要成家立業,哪裡有什麼時間去想這事,修養身心的事情呢,如果有閒心想這些的話,還不如多掙些錢,以後自己生了孩子也能照顧的,妥妥的,不用像自己那樣被爹媽給賣掉嘛。
其實祝府這些丫頭小廝,和梅香一樣的身世遭遇的多得很,只不過有的也不在英臺這裡,剛才當然應該在這裡,就像小米哥和梅香兩個人生死相死,兩個人就會越有更多的同病相憐,天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吧!
這樣的話就讓兩個人從小青梅竹馬的一起長大,就更有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當然小米哥其實也不知道,沒想到什麼事,但是梅香自動的就特別珍惜,希望每個兩個人也就走得近,自然就更加清靜,梅香自然也有一種更加親近的同理心。
小米哥,又見梅香溫柔賢惠,從小又知心,自然就想有娶她回家的想法,而且從小一起長大的這種感覺是別人替代不了的。
小米哥說:“表少爺,我要是像您一樣也生了一個少爺,生了一個公子,那我可能就會想到更多層次的東西,也會想要去修身養性,和我只不過是個平凡的人,只不過是個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身為祝福的家庭,我沒有其他的時間去想這些事情……”
林子軒笑道:“哈哈哈,怎麼感覺你和梅香姐,兩個人想事情都是一樣的呢,你們倆果然是互相喜歡的,就連想事情的思維都是一樣的,一個自卑一個想的多……”
小米哥摸摸頭笑道:“哈哈哈,真的是這樣嗎?梅香難道也是這樣想的?”
林子軒笑道:“哈哈哈,果然是這樣,看樣子這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緣分嘛,來到一起這緣分真是不小,就和我們在一起其實也是一種緣分……”
小米哥高興道:“呵呵,他說有鬼神這些我不相信,但是有緣分這些我絕對是信的……”
林子軒笑道:“因為曾結了各種緣,我們的人生便充滿了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生離死別。在很多人看來,這才是人生。沒錯,在人道之中,這就是人生,所以,如果不加以改變,也許我們會在人道中輪迴,該來的還是來,該承受的還得承受,永無止境。”
小米哥說:“可是我聽說小姐,他說來到這裡其實是來杜絕的,不知道表少爺知不知道小姐說的劫難是什麼呢?”
林子軒笑道:“從人道的思維出發,如果一個人承受了太多的劫難,特別是一個已經開始修行的人,不但未見到修行的好處,反而還要應對一系列的磨難,勢必會惴惴不安、憤憤不平,然後開始質問:前世的事情我如何知道?這樣無端承受磨難,對這一世的自己來說豈不是不公平?這種疑問很多人都有過,然而,也僅僅是疑問而已,我們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我們改變不了過去,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未來的結局。”
小米哥說:“為什麼會有劫難?”
林子軒笑道:“記得《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中說:“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假使得生,正法難遇。…多入邪宗,多種罪根,多肆巧詐,多諮yin殺,多好群情,多縱貪嗔,多沉地獄,多失人身,如此等緣,眾生不悟,不知正道,迷惑者多。”能脫胎為人是多世積功累德所得的福報,然而,天道講究不枉不縱,不冤枉也不放縱,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虔誠修行的人,也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惡貫滿盈的人。這樣才能彰顯天道的公平與公正。然而,在六道之中,唯有人道眾生擁有較好的修行契機,其具有道性。人居天地之間,不上不下,往上則可成仙成神,往下則可為畜為鬼。作為人道眾生,為了不墜入畜道和鬼道,必須力爭上游,儘量積功累德。然而,能頓悟這些的,往往是擁有大智慧的人。”
小米哥笑道:“表少爺,就是這種有大智慧的人……”
林子軒笑道:“人的身上有具有道性,道性勝則越能修成正果;同時,人的身上也有很多魔性,魔性勝則墮入魔道或畜道或鬼道。而人就在道性和魔性之間保持平衡,這一天平稍有傾斜,其結果就截然不同。不過,可惜的是,很多人忘記了自己身上的道性,終其一生也未曾將其挖掘出來併發揚光大。”
小米哥說:“那我可能就忘了,或者說,我世世代代都是普通人,我們就不知道這樣的智慧,所以更不要說是忘了沒忘了……”
林子軒笑道:“”絕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有陰暗邪惡的一面,因此,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平衡自己,防止被魔性佔據,而並未悟到道性在平衡過程中的作用。不過,這點也不為過。正如《北斗經》中所講,“假使得生,正法難遇。”即便在人道之中,也很難遇到正法,因此,沒有機緣領悟修行的終極意義。這點已經很好了,至少不被魔所乘,也能修成良民。如果不慎,為魔為勝,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魔道是千變萬化的,任何能影響我們的七情六慾的因素均來自於魔道。如豔麗的女子、佔便宜的機會、黃賭毒的風氣、令人急躁的場景等等,均是魔道眾生所設定的障礙,它們時而華麗奢靡、時而溫婉誘人,最易令人迷失自我,從而中了魔道眾生的圈套。魔道眾生最喜歡披著佛道的外衣呈現令人嚮往的場景,從而使人亂了心性。因此,很多時候,若非擁有大智慧者不可認清其真相。真正修行之人,心如明鏡,寂然不動。他們已無分別心,放下一切,甚至連修成大道的心都沒有,不執著於任何念想,唯求內心空虛清淨。若真的清淨了,你就修成了大道。”
小米哥說:“可是這些和小姐的劫難又有什麼關係呢?”
林子軒笑道:“這樣,當我們再回到劫難的話題時,一切似乎已經很清楚了。天尊一直在教導我們要勤加修行,才能真正離苦得樂。人生,就是一種修行。只是累世修行之人能遇到善緣,所以積累的功德也多,其福報也大。而那些依然經受磨難之人,累世修行功夫不夠,積累功德不多,故而顯得福薄命淺而已。”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