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臺罵道:“狗官居然感動我要是你敢來個公平點的,要是我能告到朝廷裡讓皇帝知道的話,我一定拆了你的狗官的廟,讓你在這裡作為丈夫,可能是百姓無意想你,我今日就要替天行道收拾了你,看你拿我怎麼樣……”
“你這小子,膽子好大,居然敢把縣衙拆了,好大的膽子……”
英臺心想在民間,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拆廟”是大不敬的事情。從古至今,即使是在十年動盪中,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敢冒這樣的“大不韙”、做出“拆廟”這種忤逆事情的,也正因此,很多名山大川裡的古廟都儘可能地儲存下來。
“哈哈哈,小兄弟,俗話說得好,,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你這想法我支援,拆了這狗官的廟堂讓他無官可做……”
英臺一看這不是,害得自己捱打那麼小,怎麼他怎麼到了這裡又插嘴呢?不過,在民風民俗中,有件事比“拆廟”還嚴重那就是破壞別人的婚姻,也因此有著“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說法。在以儒道文化為主幹的中華文明裡,世俗倫理的基石便是婚姻家庭,進而擴散到一鄉一城、一邦一國。可以說,婚姻的穩定對咱們中國人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英臺說:“你想幹什麼,我可沒時間跟你理論,這些拆廟拆婚的事情,你自己玩,對了,你剛才害得我捱打,我現在還沒有和你算賬的空啊,等我和這狗關上算完賬,再找你理論!”
那錦衣玉服的少年笑道:“哈哈哈,在儒家典籍《禮記》中,這樣描述婚姻:“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也就是說,婚姻不僅僅是夫妻兩個人的事,它承上啟下,上要奉祀宗廟、祭祀祖先,對下要承擔傳宗接代的責任。而秉承道家思想的道教也同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道教與儒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處,但二者都肯定人生的美好,只是儒家比較側重於人生的社會性一面,強調處理好與自己有關的各種社會關係。”
那少年的二弟笑道:“大哥我補充一下,而道教則更側重於祈求自然生命的改良和永久,在面對社會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如愛情婚姻等,也希望能夠在另一個世界即仙境中得到延續,對待世間的婚姻,道教的絕大多數派別都持肯定的態度。如同道教早期典籍《太平經》中的觀點:如果沒有婚姻關係,必然導致“陰陽不交,乃出)絕滅無世類也”。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同樣尊奉很多位“婚姻的保護神”,有護佑夫妻感情和諧美滿的和合二仙;有“千里姻緣一線牽”的月下老人;還有太陰星君、天喜星等等。現實中,道教歷代祖師裡也不乏夫妻共同修行的典範,如鮑姑是晉代著名高道葛洪的結髮妻子,他們二人共同研究醫學和煉丹之法,成為志同道合的道侶,乃是道教修行的典範。”
少年笑道:“二弟,說這些做什麼呀?我又不是現在澄清,我只是替人出頭申冤呢……”
二弟笑道:“呵呵,我看來你們兩人這麼有緣,現在來的人也有點遠,而且說話才能對得上,不如就在家呢,在廟堂裡澄清得了,這可多好的事情啊,我來做主婚人……”
英臺聽到這裡不插嘴不可能了:“你們這兩個瘋子在這裡瞎說什麼呢,就算是全真派北七真中孫不二與馬鈺夫妻二人,也在王重陽祖師“分梨點化”之下,雙雙證道,並留下了一首詩對於共同修行的表達:“蓬島還須結伴遊,一身難上碧巖頭,若將枯寂為修煉,弱水盈盈少便舟”可見,道教對待世間的婚姻是持一種肯定和支援的態度,除極端情況外,不主張隨意的拋棄或背叛,也更不能去破壞別人的婚姻,甚至在道教著名勸善經典《太上感應篇》中,更直接將“破人婚姻”列為惡行之一,並要求道教徒“不可為之”。別以為在我面前,有沒有那種學問我知道的,比你們多得多,我都沒說什麼話呢,你想怎麼樣?我想在這裡侮辱我嗎?我一個大男人那麼想跟我拜堂成親,這是看我好欺負還是看我拳頭不夠硬啊?”
少年笑道:“呵呵,西漢時期,劉邦打敗項羽稱王,後因韓信、張良等人的輔佐,一步一步走向了人生巔峰。劉邦之所以能成為人生贏家,就是因為他有控制情緒的本領。韓信是劉邦的一員大將,很有本事。曾經他在攻佔齊國之後,想要成為“假齊王”。
於是派人送信給劉邦,劉邦看到後大發雷霆,他覺得韓信目中無人,居功自傲,不把他放在眼裡。但是張良提醒劉邦:“韓信畢竟是大功臣,這個時候萬萬不可挫他銳氣,否則他起兵造反,到時候就無法收拾了。”劉邦聽完,馬上平息心中的怒氣,穩定好情緒,就派人回覆韓信,表示願意封他為真正的齊王。
劉邦知人善用,能採納他人意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而贏得人心,成為一代君王!俗話說:控制了情緒,也就等於控制了人生。誰都會有情緒高漲,誰都面臨情緒崩潰,但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任何時候都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英臺罵道:“凡事適可而止,留有餘地,人生才會多條出路,世界才會充滿鮮花和掌聲!當弱者還陷在情緒中時,強者早已經戒掉了情緒。這種修養與智慧,並非一朝一夕能達到,需要不斷磨練自我,控住心境,從而控制人生。老子云:“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能夠不困於心,不亂於情,戒掉情緒,做心態的主人,才能掌控得了自己的人生。位名人曾說:“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人生從來沒有走不過的經歷,只有走不出的自己。半生已過,我們應該學會強大,真正戒掉情緒!這世間除了生死,其它皆是浮雲。願你我,學會戒掉情緒,成為心態的主人,持身如泰山九鼎,應事若流水落花!”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