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且說,鄭慶義和胡勒根兩喝完酒,並沒有忘記來鄭家屯正事。鄭慶義領著胡勒根來到一家糧棧,糧棧一夥計很熱情地問道:“二位,都買點啥?”
鄭慶義:“大豆多少錢一斤?”
夥計答道:“一分二厘。”
鄭慶義:“哦,成火車買也這個價嗎?”
夥計十分高興的說:“那可不是了,一火車一分即可。要是十火車以上,八厘就賣。”
鄭慶義突然問:“走水路走旱路?”
夥計聽到這話張口結舌:“這個——,我得問問。”
這時,從屋裡出來一人。夥計忙說:“這是我們掌櫃的。”
掌櫃:“二位客官,頭一次來鄭家屯吧?”
鄭慶義點點頭。
掌櫃笑道:“要不的。當年不通火車時,離這兒五十里地的三江口是鄭家屯的碼頭,鄭家屯為三江口的本街,嘿嘿,人都說鄭家屯是沙荒寶路。後來達爾罕王允許航道延伸到鄭家屯,稱為遼河碼頭。每天都有大量船隻往來於鄭家屯與營口之間。可惜,鐵道一通,水路到不了營口了。你只能走鐵路。”
鄭慶義不解地問:“為啥?”
掌櫃的氣憤地說:“都是小鼻子整事,雖說鐵路的通車,火車價低來的快,這不是主要的。他們在新民那裡建了個橋,這個橋低,大船都不過去。這不水路斷了。三江口到沒啥說,最倒黴的是通江口,奉天省排名在前的大商埠。當年,寬城子北面來往運大豆馬車,進出通江口有五、六萬輛,遼河上萬艘船絡繹不絕。現在都完了,連那裡的一些大商號,該走的都走了。”
鄭慶義惋惜地說:“是這樣啊。那隻好走鐵路了。請問,這裡也能混保嗎?”
掌櫃:“能!咋不能,都說這鐵道是中國人建的,可誰不知道受小鼻子的控制?他們為了不讓大豆從營口走。才幹的那缺德事的。”
鄭慶義想了想說:“謝謝你掌櫃的,等我找好銷路,到時候的時候在你這兒買大豆。”
掌櫃:“沒關係,現在買還便宜,過段時間就不保了。”
鄭慶義向掌櫃告辭,出了糧棧,胡勒根不解的問:“現在不買,來幹啥了。”
鄭慶義:“不知帥哥去大連那兒啥情況。”
胡勒根:“你真是著急呀,王貴回來再來多好,這一趟豈不是白搭錢了。”
鄭慶義:“誰說的,真的不白來,考察懂不?到時候的時候,或許來建個分號。對了,乾脆就你來當這個掌櫃。”
胡勒根:“早知這樣不如不跟你來了。”
鄭慶義不慌不忙地說:“蒙哥,不能說是白來。我也是突然有這麼個想法。你想想,到洮南的鐵道指定得修。有了分號,到時候的時候,收大豆沒問題。咱現在不就差囤積了嗎。這叫長遠打算。當然時候的時候得有條件再說。有車咱就回去,不住了。”
回到五站,正好王貴也從大連回來。
鄭慶義高興的問:“帥哥,咋樣?”
王貴:“東家,這一趟我可是開了眼了。你不是叫我到取引所嗎。哎呀媽呀,人家那個取引所叫個大。每天都有好幾百人買賣。我還看了鈔票取引所,我可知道人家咋搗騰錢的了。”
鄭慶義:“我就知道你對這玩意兒感興趣。錢桌你就整的不錯,那玩意兒都是一理兒。到時候的時候,咱有條件開錢莊,你就是大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