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室之中,林巖已經開始著手製作符兵。
對於一個封印師來說,製作符兵也是一門必修課,而符兵也是很重要的戰鬥手段。
玉簡相當於建築材料,透過技術堆砌起來就是一座房子,這座房子就是靈符,也是符兵的載體,它就像是容器一般,灌注某種武技的能量後,就變成了符兵。
製作靈符很容易,只需在玉簡之上刻畫一些符紋即可。
當然,製作某些高階的靈符可就麻煩多了,不僅需要刻畫非常複雜的符紋,也需要用上特殊的器物,甚至需很珍貴的材料,比如要加持晶核或者特殊的能量石,以實現符兵威力的增強和持久的儲存。
像玉簡這種材料,也不可能用來製作威力大的符兵。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好比用木頭做的刀是不可能劈斷一根很粗的木樁,或者說,用一個小小的紙杯子就不可能盛放一桶水!
所以說,越是高階的符兵威力就越大,因為其儲存的能量也巨大,就必須用更高階的材料才能製作而成。
能夠用來製作靈符的材料很多,除了玉簡之外,還有用各種各樣的礦石材料,如秘銀、精鐵製作而成的器物,譬如:戒指、手環、項鍊、飛鏢,就連盾牌都可以,甚至就連一些特殊的玄器和靈器都能充當靈符,而且這類符兵不僅威力很大,還能多次使用。
這個“多次使用”並非連續使用,而是說,用了一次之後,還能再由封印師將特殊的功能封印到其中,也就是這種載體能夠“回收再利用”,從而實現重複使用,這樣就節省了材料和成本,而且提高了製作符兵的效率。
注:玉簡也是一種器物)
玉簡是屬於最低端的靈符製作材料,遠比不上用秘銀、精鐵等製作而成的器物,不僅無法回收再利用,製作成符兵後,釋放的威力也遠遠遜色於那些器物製作的符兵。
尤其是被製作成戒指、手環以及盾牌的符兵,最受封印師本人的青睞,他們基本都隨身攜帶不少,以便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麻煩和戰鬥。
很多玄器和靈器也有特殊的功能,能夠釋放類似符兵的攻擊或者防禦效果,但與符兵最大的區別就是,符兵只需觸發就能釋放,而不需要使用者消耗真元或者靈力;
而玄器和靈器卻不然,即便擁有再強大的功能,若是沒有使用者真元或者靈力注入的情況下,也不會發揮任何作用。
封元玦就是例子,倘若沒有林巖輸入大量的真元,完全無法攻擊敵人。
當然,玄器和靈器的好處也非常明顯,那就是不會損耗,只要有充足的真元或者靈力注入,就能連續不斷的使用並攻擊敵人,而這一優勢也是任何符兵都無法實現,並難以企及的。
可以說,符兵與玄器和靈器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但剛好互補。
林巖可是記得,在前世的玄靈界,有各種已經制作好的靈符出售,這樣非常方便封印師直接將某種的武技、靈技或者封印術封印到靈符之中成為符兵。
林巖開始認為,製作符兵對於封印師來說並不算多難,只是需要好的材料,另外就是要將靈符製作的儘量完善。
其實卻不然!他也想的太天真了!
別以為有了靈符,製作符兵就變的容易了,實際上,真正麻煩才開始!
有了靈符,之後的製作步驟分為:捕捉,灌注,最後就是封印。
“捕捉”就是將某種武技或靈技發出的攻擊能量聚攏並收取。
以一道劍氣為例,被武者釋放而出後,就會形成破壞力,同時也就全然消散。
而“捕捉”就是要在這道劍氣在釋放後,完全將其收取,不讓其能量消散。只有這樣才能將這道劍氣“灌注”於靈符之中,進而再將其“封印”,如此這道劍氣才能儲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需要的時候再使用。
這就是製作一枚符兵的基本過程!
這枚符兵一旦被觸發,釋放而出的也是這道劍氣!
別看僅僅是三個步驟,但每一個過程非常困難。
就拿“捕捉”來說,這個過程異常艱鉅,也是難度最大,最難以實現的一步。
因為一種武技的攻擊是一團能量,並非實體,必須透過強大的靈魂力將這團攻擊能量“捕捉”後,才能將其輸入並封印在靈符之中。
可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無比困難,誰都知道,能量並非實物,很多時候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想要“捕捉”簡直異想天開。
依舊以最簡單的一道劍氣舉例,毫無疑問,這道劍氣就是一團能量,但在武者釋放出之後,就會迅速消散於無形,幾乎是無法將其收取並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