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沒問題,魚護裡還有幾條小的,你都帶走吧……修路的事兒包在我身上了,我等會兒就開著挖機上山,你讓我修哪我就修哪。”
雖然不知道咋回事,但趙偉很清楚,平時周易絕對不會跟自己東拉西扯這麼久,更不會索要東西。
周易也沒客氣,把魚護提在手中,裡面還有幾條鯉魚和大鯽魚,等會兒帶到山上,可以用鹽醃起來。
趙偉給伍伯遞了一根菸,然後壓低嗓門,小聲問道:
“小易,我是不是犯啥事兒了?”
周易說道:
“沒啥,等會兒回去好好睡一覺,然後開著挖機上山修路,只要這幾天你一直在雲霧山上待著,屁事兒沒有。”
為了防止趙偉胡思亂想,周易將他的手串要過來,一邊撥動一邊輕聲誦唸《安神咒》和《紫光護體咒》。
誦唸完畢,周易將手串還給了趙偉,囑咐道:
“別問,別說,別打聽,別去釣魚,別去水邊兒。”
玄學中的很多事都講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沒說出來時都是變數,而一旦說出口,就成了定數。
“好好好,我保證連臉盆都不碰一下!”
趙偉走後,周易帶著所有魚獲,返回了混元宮。
把魚宰殺乾淨,打上花刀,裡外抹上鹽巴和花椒,先醃一會兒,把魚肉中的水分往外殺一殺,再掛起來晾乾。
新鮮的魚放不了多久,但醃製的魚,放很多天都沒問題。
忙完這些,周易把魚內臟清洗一番,做了一小盆乾鍋魚雜,配著米飯,美美的吃了個飽。
吃飽喝足,他看了看時間,打算下午三點出發,去趙偉釣魚的黃泥窪看看,正午不適合去水邊,暫時先留在混元宮。
收拾好廚房,周易在混元宮裡轉了一圈,見到文宣王殿裡有些落葉,便拿著掃帚清理一番。
文宣王殿供奉的是孔子,按說裡面還要擺放孔廟十哲、七十二賢之類的神像,但爺爺修建時,只擺了孔子一人的神像。
神像也很特別,不是常見的一手執筆一手捧書的文士造型,而是左手捧竹簡,右手握寶劍,十分威嚴。
打掃完文宣王殿,周易回到房間開始打坐。
一直到下午三點,他將幾樣用得上的法器裝進繡著太極八卦的布包中,騎上摩托車,一路下山。
在山腳下,周易碰到了開著挖機準備上山的趙偉。
今天上午,趙偉回家胡亂吃了點東西,躺床上睡了一覺,醒來後把未來兩天的業務推了個乾淨,給挖掘機加滿油,就開出了家門,直奔雲霧山而來。
“小易,路修多寬?要不要重新鋪一下柏油?”
周易覺得趙偉臉上的死氣淡了一些,指著山路說道:
“把雨水沖掉的溝壑填補一下就行,一些需要清理的灌木也挖一挖,整敞亮點兒,別擋了路。”
“行,沒問題!”
交代完,周易騎著摩托車,穿過雲霧鎮,直奔幾公里外的黃泥窪。
趙偉控制著挖掘機,從上山的路開始修起。
垮塌的路基重新填補,堆滿落葉汙泥的排水溝清理乾淨,遇到不平整的地方,該挖的挖,該壓的壓。
剛把進山的岔路口修好,山頂上刮來一陣微風,趙偉覺得大腦一陣清明,熬夜釣魚的昏沉感一掃而空。
另一邊,混元宮文宣王殿裡,一個手持寶劍、十一二歲的少年突然出現。
他環顧一週,見到了大殿中央立著的孔子神像,趕緊把手中的劍收起來,像個小大人一樣俯身而拜:
“學生李白,拜見孔聖人!”
——————————
第二更送上,求月票啊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