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湯覺得不夠霸氣:
“這個稱呼是不是太兒戲了?”
武媚娘笑吟吟的講解道:
“不兒戲,道教本就允許以各種形式入道,將軍以財入道,也未嘗不可,金錢乃是國家穩定的重要一環,透過錢財感悟人間大道,確實是一種修行。”
一聽這話,陳湯立馬喜歡上了自己的稱號。
所有人都準備妥當,周易開始收拾要拿的法器。
這種開業、慶典、祈福之類需要開壇的法事,在道門中被稱為齋醮(jiào)法事,儀式中需要的法器挺全,包含但不限於法劍、令牌、法印、鎮壇木、三清鈴、天蓬尺、八卦鏡、甘露碗等十幾種。
流程大致上還是請趙公元帥時的那一套,但更加複雜,包括但不限於設壇、上供、焚香、升壇、畫符、唸咒、鳴鼓、發爐、降神、迎駕、表章、誦經、讚頌、宣詞等步驟,還要配上音樂和步伐,非常講究。
周易過去跟爺爺做過法事,流程方面挺熟的。
他對開業沒啥壓力,倒是那個中邪的人,覺得應該充分準備,所以往箱子裡裝法器時,金錢劍、桃木劍、滅魂釘、鎮鬼符等強力法器,一個不落都塞了進去。
一切恐懼都源自火力不足,所以他將能帶的法器全拿上了……能不能掙錢暫且不提,至少得保證自己的安全。
箱子裝滿時,他還是有些不放心,乾脆開啟櫃子,把爺爺留下的太極劍拿出來,讓石榴仙子公孫大娘捧著。
一旦遇到什麼意外,只要把劍拔出來,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陳湯對方士不瞭解,以為這些都是必備的,結果武媚娘說道:
“去年袁國師為大唐祈福,也沒用到這麼多法器,仙長是不是過於謹慎了?”
周易笑了笑:
“謹慎點兒好,我寧願這些東西全都用不上,也不希望事後懊惱。”
準備就緒,他騎著摩托車下山,將孫二發的商務車開到山上,裝好車子,載著陳湯武媚娘公孫大娘三人下山。
陳湯和公孫大娘都沒下過山,以為外面的人衣著打扮都跟古代一樣,結果見到現代人,兩人稀罕壞了,恨不得把臉貼到車玻璃上看。
武媚娘相對好一些,但也強點兒不多,她第一次坐汽車,感覺哪都是新奇的。
尤其是出了雲霧鎮,周易把車速提到八十,對於這種車速,她既覺得緊張,又有種莫名的刺激感。
陳湯激動得嗷嗷叫:
“此物如此快捷,若能運到大漢,定能將匈奴斬草除根!”
周易說道:
“你們那邊的道路不太行,這種車開過去,大機率會陷進泥地裡……基礎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得慢慢來。”
一路來到縣城,那些二三十層的高樓,看得幾位古代土包子目不暇接。
武媚娘有很多話想寫下來,公孫大娘好奇站在樓頂暈不暈,陳湯覺得在長安修一座,百里內任何風吹草動都能看到。
等紅綠燈時,周易問道:
“第一次來縣城,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