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做好飯菜就上桌,一盤兔肉,一隻鯉魚,一碟青菜,王正道“鄉下沒有好吃的,葛公夫人見諒”
這倒也不是謙虛,的確是常見菜式,南青村靠山野兔山裡有,只要想吃進山就能抓,葛玉泉不好野兔,最好吃魚,吃魚也要講究做法,鯉魚個頭以大為優,但不可肥瘦為上品,肥魚肉足管飽味道則是差些,葛玉泉不是尋常百姓吃魚自是講究。
凡是一尺半以上鯉魚,肉厚骨硬葛玉泉從不入肚,葛府廚子知道葛玉泉口味,常取尺半以下的魚,去鱗切塊肉得切小,過大口感會顯得澀酸,切好再換清水洗淨,洗乾淨後放在盤裡,撒鹽接著放入,茱萸,桔米,上等好酒在盆裡調勻,在而用竹葉或蘆葉密封下鍋蒸煮美味無比。
王正這魚當然沒有如此工序,就是下鍋水煮,葛玉泉夫婦早是餓得前胸貼後背,只要有口吃的就行哪裡還講究許多,飯菜上桌二人也不客氣起筷就吃。
見得葛玉泉二人海吃,王正自是高興,葛玉泉邊吃邊問“親家是否時常過來幫襯農活?”
王正笑道“有來有來,前幾日還來過”
葛玉泉欣慰一笑“有來幫襯就好,有福氣,嫁得好人家”
王正這時倒是顯得不甚開懷道“就是嫁得遠一些,要去看人頗費周折”
苗湘媛聽他們二人交談,想起葛怡汐,人雖然沒有遠嫁,但入宮那道門也不是可以隨便進去,比起王正去看女兒更為艱難。
想及此處嘆得口氣,苗湘媛平日飯量小,沒吃幾口也是飽腹放下碗筷,王正道“夫人怎麼不吃了,是不是不合胃口,想吃什麼我在去做”
“不要麻煩了”苗湘媛惋嘆道“小女也是出嫁,想去看人也是像你這般頗費周折”
父母心都是一點既通,王正蹉嘆道“小女脾氣頑劣,自小就愁不知長大後能否許個好夫家,嫁了人又愁夫家是否真切待她好”
苗湘媛也是感同身受和王正仿若知己蹉嘆連連,葛玉泉看他二人顯得好笑“哎呀,你們這是幹什麼呢,俗話不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苗湘媛道“她要是男的我倒不擔心,就是女的才怕受委屈”
王正連勝附和“就是,就是”
葛玉泉拿他二人沒辦法,想著岔開話題問王正“先前你不是要出去?可別為得我們耽誤你的事”
一想起要辦之事,王正第一個反應顯得急切,可是時間已經耽擱,王正道“算了,不礙事,明日在辦就是”
“士為知己者死”範弘沒來由的突然冒出一句,這麼說是因為看見郭允顯得心事重重。
郭允負手在院中凝視澄空,聽得範弘聲音回神笑道“國公來了”
範弘上前微笑“太子可是真正理解這話意思”
士為知己者死,這話來自戰國策趙策一,這話世人皆知,郭允豈能不明白話意,只是範弘如此一提似乎這話有著鮮為人知意思,郭允板正臉色請教“難道這話還有更深的意思?”
範弘卻是在考究郭允”太子說說,一個人為什麼甘願為另外一個而死?”
郭允沒想到更深之意是什麼,自能依照自己理解答覆“自然是知己難求,知己在於知心,有另外一個人能明白自己志向這是多麼難得的事”
範弘顯得大不敬在問“那麼太子是想做死的那個還是活的那個人?”
這話入耳真是振聾發聵,郭允不得不重新掂量範弘意思“國公想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