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會下方的一片哀嚎,喻陽好不容易找到個機會可以好好練練這些學生,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看著一圈圈繞著操場跑圈的學生,這傢伙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笑得非常開心。
突然幾道身影映入喻陽雙眼,正是林天一行三人,不過這一次不再是三個人,而是四個。
這倒是並不意外,在進去之前,喻陽就注意到了這幾個傢伙湊在一起,對於陸曉琪的加入,他當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們都是他所看好的學生,而且能力發展方向上算是互有補助,畢竟在他看來,林天三人的能力實在是太偏科了,在低階的時候還好,上了高階,沒有強力攻擊挺天賦的他們,劣勢還是很大的。
別說什麼去修習相應的靈技或者武技,首先那些東西沒那麼容易學,不然就算國家不會無條件的放開相應武技的修煉方式,也一定會大大的削弱兌換代價。
但事實呢?這些東西兌換的價格不能說很貴,但也絕不便宜。
為什麼?難道到了這種生死攸關,近乎世界末日的時候國家還有必走之爭嗎?不!當然不!就算偶有幾個那麼愚蠢的人,不可能全世界國家的首腦都這樣統一犯傻。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之所以相應的有足夠用處的武技修煉方法,都需要足夠的代價,足夠的資格進行兌換,就是因為這也相當於是一次篩選,初次篩選。
為的就是篩選出來足夠有天賦,足夠努力,足夠合適的修煉者,而資質平庸不適合休息的人就不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浪費資源了。
而天賦怎麼看呢?當然存在那種天賦技能不強不明顯,甚至沒有的人,武技方面的天賦卻非常強悍。
這種人有但很少,非常少,甚至舉世聞名的也有,但卻僅有一個。
至於其他的,暫未發現。
所以從大資料上來說,對大多數人來說,天賦技的覺醒,同時也昭示著你本身各方面天賦的方向,並不絕對卻足夠好用。
所以才有那麼多以自身天賦為核心構建戰鬥體系的人,不是他們想不到找不到其他的發展方向,也不一定就是他們的天賦有多麼強悍,更多的可能是因為他們除了自身天賦的方向以外,再無其他方向的天賦,往其他方向發展,事倍功半,可能都不足以形容。
我再回過頭來看看林天三人的天賦,沒錯,他們幾個的天賦都很有用,現在還有一個被評為超等的傢伙。
但說實話,他們幾個的天賦有戰鬥力嗎?一個輔助控制系,一個偵察系,一個自身肉體單向能力強化系。
不說他們各自怎麼開放,就單看自己的天賦本身,對戰鬥有用嗎?有用,對探險有用嗎?有用,有成長開發的價值嗎?有!
但……戰鬥力強嗎?並不強!
畢竟天賦的評等可不是光看戰鬥力的。
喻陽相信林天幾人的天賦一定可以在未來給各個地方發揮出屬於自己的光和熱。
等將他們搭配到一起,說實話不太合適,或者至少不太合適小規模作戰團隊。
畢竟小規模作戰團隊是精英團隊,追求的並不是全面而是某個單方向的極致,這個單方向指的或許是偵查能力,或許是正面戰鬥能力,或許是攻堅能力,或許是防禦能力等等等等,但絕不會是所有能力全部具備。
這不是小規模作戰團隊需要的,也不是這麼點數量的人能做得到的,想做到全面只能是各個小團隊集合,形成龐大團體,互相配合才能做到。
當然大有大的好,小也有小的巧。
若是小型團隊,每一個單獨的個體都足夠精銳的話,也不是不能擁有接近全面的能力。
不過那都不是對低階戰士的要求,更不是對這些新人菜鳥的要求,他們這些人連自身天賦都還沒開發完全呢!
所以在他們這個階段最好的組成成分最好是排除能力還沒開發完全的輔助系,然後選取正面戰鬥型,與特殊功能性的人組成小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