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戰爭之王}中的臺詞:從14歲少年手中槍射出的子彈,一樣致命。
最悲哀的是一艘月光型幽魂船,它是有艦載機的,艦載機剛發進了一批,幽魂船就完蛋了。
艦載機機師知道失去了母艦,他們的最終結局基本已經註定,於是悍不畏死的為幽魂船報仇。卻不能破MA的防,被MA一一干掉,室女座直射也是有戰鬥力的,同樣是利於稜鏡水晶,只不過功率低,對稜鏡水晶的利用度不高,卻也足以毀滅戰機。
而靈族的最後一架戰機,更是試圖神風一把,卻被其突然伸出的可變形機械臂,懟成了渣餅。
打掃戰場,然後離去。
第一秩序貫徹著凱恩勤儉節約、以及反追蹤的習慣,只要有機會,就不會留什麼痕跡給任何人。
如此一來,哥特星區,乃至恐懼之眼地帶,就只剩下靈族海盜了。
靈族海盜跟方舟世界的關係,一般是這樣的:
某些靈族,忍受不了方舟世界的‘清規戒律’,又或犯了罪,被方舟靈族懲罰,也是離開方舟世界,開始了他們的海盜生涯。
這些靈族中的大多數,會迴歸自己所離開的方舟世界,如果他們那時還活著的話。還有一部分則會墮落,會前往黑暗之城葛摩。
方舟靈族,總體而言還行,畢竟他們有著悠久的壽元,還懂得自省。
但卻不是所有的方舟靈族都如此。
奧斯塔拉方舟靈族,在凱恩言中,就有取死之道。
他們雖然不像‘黑豆芽’那般選擇了縱慾而非靈能(宛如狂派和博派,一方縱情,一方節制),但他們卻是靈族死神伊尼德的狂熱信徒。他們相信伊尼德會覺醒,並擊敗靈族大敵色孽。
出發點似乎是好的,然後錯在了根子上,最後的結局便是,曾經有多好,最後有多壞!
沒錯,在這一點上,凱恩先知了一把。
超越了一般先知的因,以自身的神性所看到的超越第十三次黑色遠征的未來。而不是透過生活在故鄉地球時,又或前世扮演輪迴者的角色時得到的資訊而下定論。
雖然在原歷史線,正是死神軍的領袖之一、伊尼德使節伊芙妮,以死神力量,復活了留存於靜滯力場(留存期間,相當於摁了暫停鍵,不會好,也不會壞)中的原第十三星際戰士軍團、現在威勢最勝的極限戰士團的原體羅伯特·基裡曼(錘粉口中的藍爺爺)。
但,這並不代表奧斯塔拉方舟世界就是好的。
而且無論是伊芙妮,還是死神軍的另一個領袖,伊尼德之劍維斯拉克,都出身自貝耶坦方舟世界,而不是奧斯拉克。
靈族的家鄉變成恐懼之眼後,眾多的靈族方舟遠離,是有原因的。奧斯塔拉這麼多年來,卻一直徘徊在這附近,覺得既然靈骨造物,能幫他們抵擋色孽誕生時嚎的那一嗓子,那麼也能擋住其他烈度遠遠不如的力量侵蝕。
對於這個想法,凱恩只能說:“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奧斯塔拉的靈族,已然被侵染卻不自知。
他們又是伊尼德的狂信徒,可以說是伊尼德的最大的供能者群體。這個世界的神靈,其誕生、乃至性格,都很受靈能的具體屬性影響,四邪神如此,算是重生而二次甦醒的伊尼德也是這樣。
而這個世界神靈與信徒的關係,就跟實體世界與亞空間的關係般,互相成全,也互相坑。
因此,如果讓奧斯塔拉靈族繼續作為伊尼德重生的供能方,那麼覺醒後的伊尼德,就是另一個色孽。
當然,伊尼德可不會有色孽的格位。成神前的準備規模就不行,再者,最好的位置(具體指神職,或者說神力源泉)已經被佔,伊尼德即便覺醒,也遠不能跟色孽比。
靈族的神靈,在色孽誕生後,就被近乎斬殺殆盡。
靈族的戰神叫做凱恩(……),祂只是被擊碎,而沒有被完全吞噬,是因為祂的神職,未嘗不能看做恐虐的一部分。
畢竟艾爾達靈族,也一度是銀河系的霸主來著,是靈能的重要貢獻者。從這個角度講,納垢,恐***奇,都要承其情,色孽就更不用說了。
按照這個邏輯,靈族的生命女神(也有少女等其他司職)艾莎能倖免於難,也同樣不奇怪,她可以看做是納垢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