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著,並且生活在群體當中,就必然會與群體發生互動,這也就夠了。
第二代、第三代,只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物質方面有基本的保障,再給予合適的引導,那麼整個群體的氛圍是能夠重新塑造到讓凱恩滿意的狀態和程度的,而提供相應的物質及管理上的需求,凱恩有這個自信。
所以樂土鎮開張,波瀾不驚,不激烈、不亢奮、沒有口號,沒有宣傳,更像是尋常的災後重建。
到來的黑戶大多在吃了幾天閒糧後,就開始關注相關的資訊了。由於資訊極度發達,每個人都有便利的終端,所以查詢起來也非常方便。有人在瞭解之後,就嘗試謀求更好的生活。
官方提供的誘人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比如付費住房,從造好且裝修好的,可直接拎包入住的,到能夠自己設計或選擇外觀、內裝修的,大的小的,公寓又或獨立房都有,願意背貸的那麼就可以嘗試的開始賺首付了。
實際上更多的人第一優先考慮的,是義體。
可能是失去時往往是因為迫不得已,哪怕義體在很多功能性上更佳,也用的早就習慣了,大部分人仍是比較懷念血肉之軀。
因此,在發現第一秩序提供根據自身DNA培育的血肉之軀後,人們就想著先重新迴歸肉人,也算是比較基本的尊嚴和體面吧。
而想要達成願望,就得賺錢。至於如何賺錢,體力勞動自然是最低檔,技工就明顯高一個檔次。
官方也鼓勵自創業,甚至還有各種培訓班,傳授各類專業知識。
總之,只要願意向好,有追求,那麼就能找到門路,開始想著目標邁進。
而從當下的運轉情況來看,實際情況比凱恩預估的要好。積極謀求更好物質生活的人挺多。
不過凱恩沒有盲目樂觀。人們究竟是因為有追求,還是因為恐懼過往,缺乏安全感,能抓住一點是一點,又或是大牲口當出了慣性,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樂土鎮的規模也決定了,對凱恩而言,這就是個稍微大型點的社會實驗點,說難聽點,就是徹底敗光,都未必能算得上九牛一毛,因此也就最一開始圖個新鮮參與了那麼一下,之後就基本當旁觀者了。也不是多麼的走心。
當然,這也是因為有米蘭達這樣、做事細緻全面、穩定持久的超級管家幫著打理,並不需要他操心,更別說什麼嘔心瀝血的緣故。
考慮到經濟運轉方面的需要,樂土鎮也算是礦鎮,以出產礦物為主要經濟支柱。
具體的礦物,凱恩的情懷、或者說惡趣味又一次發作,起名泰伯利亞。
泰伯利亞按照原設定,是一種人工莊稼,類似於轉基因那種。
只不過它產的不是食物,而是稀有資源。
所謂的稀有資源,就是現代人類所能理解的那些在化學元素週期表上,動輒論盎司賣,並且賊貴的物質。
正常途徑收集提取這些要素非常困難,但泰伯利亞透過獨有的吞噬轉化特性,使之變得容易。並且碳基生命物質也在其高效轉化範疇之內。
所以,泰伯利亞對生態是具有毀滅性質的,在亞馬遜叢林投放一枚,如果不理會,其晶格孢子會擴散,將整個區域都化成發光水晶的叢林,甚至蔓延到地幔層。
而將這些晶體莊稼收割後,剩下的將是比沙粒還不如的灰燼之土。沙漠戈壁還偶爾能見到些生命,仙人掌、風滾草什麼的,但在泰伯利亞荒漠,哪怕雨水充足,也不會有什麼物種能成活,土壤過於貧瘠,有價值的都被泰伯利亞吸乾了。
泰伯利亞的技術逼格是真的高,就連利用其的思金人(外星人),也不過是發現者,而不是創造者。
凱恩曾在輪迴者時期,完整的掠奪了命令與征服系列的所有科技,包括思金人的兩個分支,旅行者和收割者的,連神秘的塔西佗(星門技術是其核心內容之一,但不光是該種技術),都曾想辦法入手。
但真正吃透命令與征服系列的技術,卻是在獲得趙文睿的遺留饋贈之後。
並且,也由此揭開了泰伯利亞的創造者身份,正是那位古神。
所以泰伯利亞對凱恩而言,是個敏感概念。
哪怕趙文睿還活著時,就處於瞭解強敵的基本需要,而花費巨力完全破解了泰伯利亞,當凱恩仍舊小心為上,不會輕易的放這種造物出籠。尤其這世界還是那位古神安排傀儡妖精神送他過來的。
更何況,他也不覺得有必要送先進資源聚合體給這個世界的文明。
因此,泰伯利亞只是虛有其名,它只是真正泰伯利亞的低端山寨版,同時也因之更加安全可控。
具體的生產辦法,就是熔岩空泡。可以將之看做是另類的核桃,核桃仁兒,便是包括被轉化的熱能在內的被聚合的資源,而核桃殼,成為一個個用於建造設施的容器,也算是一種人工巨構建築。
並且這種空腔城鎮有一個尋常地城說不具備的特性,那就是抗災效能好。
能量在密度比液態更大的固態中的傳導是剛性的,因此地下大規模的爆破,總會導致地裂、地震之類的災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