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邊關戰事又起,契丹集結三萬餘眾,犯我邊境,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待刀無鋒撤去酒席上了茶,李金剛說起正事,“聖上震怒,命鎮守夏州的柴逸將軍為帥,統軍五萬赴邊禦敵。”
蘇永珅面露沉思,“先是鎮守臨洮、再是夏州、此番又是西京,聖上對柴逸將軍越發信任了。不過柴逸將軍雖善戰,但此前並未與契丹部族正面交鋒,通判大人定是奉命前去西京禦敵。我等該如何行事,大人直接紛紛便是。”
李金剛有皇命在身,百忙之中抽時間到北溝村,自然不會是為了喝酒而來,“契丹雖來勢洶洶,但我等也不是泥捏的,此戰必勝。我奉命調真定鎮守的五千禁軍前往西京,此番過來確實是需要你們幫忙。守德有此心,我已甚慰;此番是為無鋒而來。”
刀無鋒與他對視片刻,問道,“通判大人用得到無鋒,某自當肝腦塗地。但心中有疑,請大人解惑。無鋒除一身莽力外,能拿得出手的便只有箭術了,但邊關將士箭術了得的何止無鋒一人,怎敢勞大人親自來請。”
李金剛坦然說道,“除了看重你的箭術和偷襲本領外,還有一件事是我此番邀你同去的緣故。此次契丹前鋒大將名為耶律敬忠,驍勇非常,甚是棘手,他手下有有支三百人的騎兵隊伍,但凡出兵未嘗敗績。此隊名為……射葉。”
射葉,乃是他在軍中所率領的弓箭小隊之名,取百步穿楊之意,射葉弓箭手當時在邊關也小有名氣,契丹騎兵用此為名,其意為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敬忠,多大年紀?”想到其中的可能性,刀無鋒聲音微抖,握住酒杯的手背青筋暴起。
“年不足五十,據說乃是輔佐契丹王耶律度奪得王位的首功之臣,深得耶律度信任。”李金剛說道,“不過此戰之前並未聽聞此人的名號。”
刀無鋒,其父乃是契丹人,名為安敬忠,在刀無鋒九歲時突然留書出走,其母趙氏與刀無鋒久尋不見,只餘下孤兒寡母備受欺凌。刀無鋒長大後在軍中效力,也曾四處查訪父親行蹤,所以李金剛等人知曉其父之名。
周衛極看著刀無鋒起伏不定的胸膛,沉聲道,“射葉騎兵,耶律敬忠,應不是巧合,無鋒,他此番該是為尋你而來。”
“見,或不見,你自己定奪。無論如何,且記得咱們是兄弟。”李金剛語氣堅定,“王爺和軍師那裡,也是如此說的。某之所跑這一趟並非為逼迫你上沙場,而是擔心你從旁處得到訊息,魯莽行動。”
不見,留下一生的遺憾;見,便是在沙場,敵我對陣。知曉刀無鋒身世的,並不止他們幾人,這裡邊的兇險,不必言會。
刀無鋒沉思良久,低低笑了,笑聲中滿是殺意,“去,為何不去!我本打算明年開春歸去祭拜亡母,正好提早兩月去,了卻母親的夙願,讓她老人家得以安息。大人,您放心,無論耶律敬忠是誰,無鋒都記得自己乃大周子民,上戰殺敵,絕不手軟。”
李金剛言道,“我知。你須聽我之令,不可魯莽行事。”
之後,李金剛與周衛極說起文軒的事情,“我年輕時跟在王爺身邊,曾見過兆祥將軍幾面,現在觀文軒的面相,彷彿與兆將軍有幾分相似。得了你的書信,我去辭別王爺時說起此事,王爺倒沒說什麼,軍師卻覺得柴公之言不可不聽。此事,可說是問了文軒,更多的是為了王爺。”
周衛極聞言點頭,“文軒是我的養子,而我又是王爺的舊部,王爺當年為救兆將軍多次上書已引起太上皇的不滿,當時便有人上書告王爺與兆將軍勾結之事。如今王爺盛名不減,若是朝中有人查知文軒乃是兆將軍之後,定會把這件事牽連到王爺身上,認為兆將軍的子女當時是被王爺救走的。柴公提醒我,應也是有此意。”
文外之言:感謝書友partove和sxy1256的月票支援,感謝大家的呵呵,這幾天熬夜看球白天補覺,未來得及更文,實在該死啊。作為一個資深老球迷,請大家原諒則個……(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之寡婦丫鬟請大家收藏:()穿越之寡婦丫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