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女子成親穿的服飾顏色雖以青色為主,但是也有很大差別,頭飾上的差別就更大了。
這種差別主要來源於身份、地位的不同,也來源於所嫁男子的身份地位區別。周衛極是正九品武官,所以藍怡的婚服為花釵禮衣——頭上可戴四個花釵,金銀雜寶若干。禮衣則是青色大袖連裳,內著素紗衣,邊緣部分用紅色繡線勾勒花邊,長過膝蓋,腰間配玉大帶。
鄭氏就著油燈,仔細端詳著女兒繡好的嫁衣,眼淚滴落下來,藍怡看了嘴角直抽,自己繡得就這麼難看麼?難看到讓孃親看哭了?
鄭氏擦擦眼淚,抬頭笑道,“桃兒,娘替你高興。原本你繡的那件嫁衣,沒有這大袖、大帶、花邊和紅繡牡丹的,娘那件也是,現在我兒脫了奴身,這嫁衣終於能像個樣子了。”
藍怡這才知道鄭氏在哭什麼,大周服飾要求與身份相稱,春桃原本的那件嫁衣,的確繡的是青色牡丹花,自己當時只顧欣賞藝術品,並未注意款式。
“桃兒,這次你也能戴金銀珠寶頭飾了,不用戴那琉璃鍍金的。看看娘給你備的花釵可還喜歡?”說完,鄭氏將嫁衣仔細疊好收起來,又鑽出帳幔從帶來的一大堆東西里刨出了一個不起眼的箱子。
這個不起眼的箱子卻內有乾坤,鄭氏把箱子開啟拿出一個個精緻的錦盒,開啟其中一個遞給藍怡。
裡邊竟有十幾只金銀鑲玉的花釵花鈿,在油燈下一片珠光寶氣,光彩照人,讓藍怡看花了眼。她抬起頭,衝著孃親眨巴眨巴大眼睛。“娘,這些太漂亮了,女兒知道孃的心意,可是在這鄉下地方會惹人惦記的。”
鄭氏笑出聲來,用手指點了一下她的額,“傻丫頭,這才哪到哪!再說了。只要咱們不說。誰知道是鍍金的還是金的?咱們留著以後戴,成親時只戴四隻金釵便可。看看,娘還給你準備了各色絹花、各式梳蓖。這盒子裡是項珠、手串、簪子,這一盒子是府裡各位姐妹給你的添妝,這一個盒子是老夫人給你的,......”
鄭氏說著一一開啟盒子。藍怡眼睛越來越大,心中只有一個感覺:自己發財了!這每個盒子雖說個頭不大。但總數也有二十多個,且每個盒子裡還不只一件首飾,這不是發財了還是什麼?!
不過,就先想在結婚隨禮一樣。這些都是人情,將來要還的。藍怡笑嘻嘻地問道,“娘好厲害。這麼多東西都能記得住是誰給的。”
“這樣的事情,怎麼能記不住!”鄭氏說完。得意地從箱子底部拿出一個小冊子,交給女兒,“這上邊記了都是哪些人給你了什麼東西,娘留了一份,這一份給你。等著這些人成親或者她們家的嫁女兒、娶兒媳婦時咱們也得照著這樣送一份過去。這些有娘操心呢,你心裡曉得這回事就成。梅縣那邊的人情往來不用你來,再說了,等你哥也脫了籍,咱們以後肯定都要搬到黃縣這裡來住的。”
鄭氏說到這裡,喜滋滋的,對於一雙兒女能脫去奴籍,她從心往外的開心,這段日子也不再急著給王春榮找媳婦了,等著兒子脫了籍,能找的範圍更大,何必現在侷限自己呢。
藍怡翻看著,鄭氏的字寫得很漂亮,起碼比她寫的要好很多,她的字被無名先生批評了許多次,現在正下功夫苦練著。
“過幾天,黃縣這邊熟識的人家肯定也得過來給你添妝,你就在這個本子後邊接著記上,一筆筆地記清楚,日後也好有個參照,不易失了規矩和分寸。”鄭氏教導道,“桃兒可記下了?”
藍怡乖乖點頭,她本就有記賬的習慣,這點肯定能做好。
鄭氏很是滿足的接著說到:“娘還給你備了四季衣裳十二套,被褥八套。還有布料十二匹,留著你日後用。來,告訴娘你都備了些什麼,咱娘倆兒好合計合計差哪些,接著置辦,這日子轉眼可就到了。”
“娘,這些不急,您坐了這麼久的馬車,還是早些睡吧,明後天咱們在對吧。”藍怡勸說道,鄭氏的眼底都是發青的,足見這一路上並未休息好。
鄭氏卻十分堅定地搖頭,“娘還不困,你先說說吧,娘心裡也好有數,你平日裡就馬馬虎虎的,這可不是能馬虎的事啊!”
藍怡知道孃親是不放心,她不說清楚了孃親是睡不著的。藍怡也鑽出帳子,開啟旁邊的炕櫃取出不少東西,一一展示,“除了娘見到的打好的傢俱、繡了嫁衣外,女兒還準備了四套被褥,春夏秋冬各一套,是瑤姨幫女兒做的;首飾買了四件,您看,就是這個抹額,還有兩隻銀簪子和一個金步搖。其他的這些小繡品也是瑤姨幫著繡的。女兒還要給週二哥的爺爺做衣服鞋子,忙活的頭都暈了。”
她的話裡,帶了三分撒嬌的語氣,鄭氏果然很吃這一套,無奈地搖搖頭,“你這懶丫頭,這哪裡夠!”
“娘,”藍怡暗鬆一口氣,撲進鄭氏懷裡接著撒嬌,“女兒就等著娘來了準備呢。要不然咱們買重了豈不是浪費銀子,娘準備了這麼多,可有給大哥留下娶媳婦的銀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著呢,留著呢。”鄭氏摟著她搖晃著說到,“桃兒的嫁妝有好些是娘早就準備著的。對了,老夫人還給了你一個莊子,就是盛媽媽以前住的那個,地契和房契娘都給你帶過來了。”
這份禮太重了,藍怡直搖頭:“娘,這我不能要,還是給文軒留著吧。”
“娘也是這麼想的,可你爹說讓你收著,老夫人送得真心,咱們也不好拒絕。你放心吧,這一個莊子在她老人家那裡不算什麼,給了你也是為了讓你回梅縣時有個落腳的去處。那莊子就在縣城南不遠,上等良田五十畝。四周山坡種了四十畝的各種果樹,莊子現在由盛媽媽的兒子王承恩管著呢,老夫人說你可以派管事過去,也可以接著讓王承恩管著,每年收成折了銀子再給你送過來。”
藍怡聽既然是爹爹讓收的,她也就沒客氣。“娘,那莊子老夫人是給咱們家的。銀子不必送過來。您就安心花用,我這不缺。至於管理,若是老夫人對王承恩沒有更好的安排。就讓他接著管吧,我想這這個莊子交給哥負責,也好讓他練練手。”
見鄭氏不認同得要開口拒絕,藍怡趕緊接著說到:“娘。您別說了,真的。我現在手裡真不缺錢,今年的生意估計能收幾千兩回來。您和爹就放心吧,別為了銀子委屈著,哥成親的錢我也給他留著呢。”
鄭氏看她坐直身子望著自己。就怕自己不相信的樣子,眼含淚笑著把她攬回來說:“桃兒,你越發能幹了。娘不擔心你現在沒花用。可是以後呢?總有用到的時候,嫁妝是女兒家一輩子的依靠。嫁妝少了底氣便不足。孃家哪能用嫁出去女兒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