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八九,隔河看柳。東風漸漸吹來,積雪消融,山色朗潤,草色遙看近卻無,此等時節是春天最美的時候,讓人無限憧憬。
雨水節氣後,天氣回暖愈發明顯,最先有起色的是藍怡種在溫室裡的蔬菜,長得愈發好了。
春江水暖“鵝”先知,動物對氣候的變化反應是最快的。
村邊花溪表層的冰也開始解凍後,藍怡家的五隻大白鵝終於離開溫室門口的小屋子,每日早間又開始守在院門邊等著藍怡開門好到溪水裡玩水。家裡的雞產蛋多了,山羊二咩在一天夜裡生下三隻雪白的小羊羔,樂壞了藍怡一家。
村裡的婦人們開始跑到山裡去尋果樹苗出來栽種在自家院落內,藍怡跟著牛嫂、陳氏等人也跑了幾趟,挖了不少一兩米高的果樹苗種在自家的山坡邊緣,總之,一切都看起來欣欣向榮的。自家院子裡,她也挖來不少金銀花種上,只等著開花之時滿院飄香。
不過,這段時日雖美,也是最青黃不接的時候。眾人去年秋天留下的白菜、蘿蔔等都已吃光,山裡的野菜還沒有發芽,所以藍怡溫室裡的蔬菜價格竟比年前還高了兩文,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春分時節才剎住。
驚蟄時節,萬物復甦,山間新綠越發明顯。花匠趙尚景從老家趕回來,指揮著眾人給牡丹“鬆綁”。
萬物生生不息,按著亙古不變的規律春生夏長。藍怡滿懷期望的一點點把浮土枯葉和稻草除去,見到牡丹灰白的枝條上新鑽出大大的紅色嫩芽,覺得大自然果真神奇。
二月初時,藍怡家裡的母山羊三咩又產下兩隻黑耳朵小羊。藍怡家的山羊隊伍竟增加到大小八隻。藍怡給兩隻母羊拌草時增加了米糠的分量,飲用的溫水裡也是加糖的,給它們增加營養。
在這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季節,藍怡也信心滿滿,盤算著怎樣才能在今年賺取到更多的銀子,想著先將家裡的事情安排妥當,三四月份安排時間回一趟梅縣。也好打聽清楚王家的事情。早做打算。
不想在這時,兩個孩子卻病倒了。
這乍暖還寒時候,本就是最難將息的。藍怡一忙起地裡的事情來難免忽略了兩個孩子。正月二十村裡的義學開學後,曬賣場上玩打狗洞、踢蹴鞠的就只剩下不足學齡的孩子們,天氣好時宇兒也帶著寶寶到曬賣場上玩。沒想到一來二去卻受了春寒,晚上開始發熱咳嗽。這可急壞了藍怡。
因為天色已晚,無法去請郎中。藍怡只得在照顧兩個孩子的同時點燈翻遍去年買的草藥書籍,卻也不敢亂給孩子用藥。她只能憑藉自己的觀察和以往經驗判斷兩個孩子是得了氣管炎,但是怎麼治療卻是束手無策。
當然,若是有蘋果、梨、胡蘿蔔和冰糖在。她可以給他們熬水喝,這是很好用的偏方,但是在這裡、在這個季節。哪裡去尋這些東西!
兩個孩子咳嗽著,睡的並不安穩。藍怡更是一夜未閤眼。第二日早間兩個孩子咳得越發厲害,寶寶更是將飲下去的鮮奶也吐了出來。
藍怡讓宇兒暫時照顧寶寶,自己跑到二叔家請二嬸過來看看。二嬸李氏和陳氏尚未做熟早飯,聽說兩個孩子病了趕緊放下柴火跟藍怡回到家。
“這可了不得,得請郎中來瞧瞧。寶兒她娘,你先給兩個孩子捂嚴實了,莫再受涼,我這就讓老三去請郎中。”
“多謝二嬸,我怕這兩個孩子咳嗽再給其他人過了病氣,您看好大福,這兩日別讓他過來了。”藍怡知道氣管炎是傳染的,只是不知道其他家的孩子怎麼樣。
李氏點頭,便匆匆去了。
王林遠很快請來周家村的周郎中。周郎中給兩個孩子把脈、檢視舌苔和眼瞼等部位後,凝重地坐在堂屋的八仙桌邊,刷刷提筆寫了兩張方子。
“兩個孩子都是咳嗽聲濁,痰白而粘,舌苔白膩,脈象儒滑……若老夫看得沒錯,此乃外寒內飲、痰溼內聚之相,此病來勢洶洶,須儘快用藥。先照這兩個方子抓藥,早晚各半熬了給孩子喂下。”
藍怡並沒有聽明白周郎中說的是什麼病,她接過方子仔細看過。好在周郎中的字寫得甚是規整好認,不似現代醫院的醫生常開的龍飛鳳舞的藥方。方子用的藥乃是麻黃、杏仁、甘草、紫蘇葉、半夏、白前、茯苓、陳皮等,據藍怡瞭解這些藥藥效還算溫和,對兩個孩子沒有多大刺激,再多的她就不懂了。
“多謝郎中。這兩個孩子病來的急,是怎麼回事?這藥要吃幾日?飲食上可有什麼講究?”
周郎中一捋長鬚,慢慢說到:“痰生於脾,上漬於肺,痰溼聚於中焦,寒從中生故咳嗽痰白而粘;……脈濡滑均為痰溼偏盛之象也。此藥先吃一候,飲食麼,也需清淡。”
一侯便是五日。藍怡點頭,付過診費和藥費後請王林遠隨著周郎中去抓藥。她的地窖裡雖然還存有去年收集的紫蘇、半夏、白前等藥材,但是孩子們病得急,哪裡敢隨便新增。
藍怡給兩個孩子熬了稀米湯,讓他們喝下。宇兒瞧著精神還好,寶寶嚴重一些,伸著脖子不斷咳嗽,每一聲都震得藍怡心臟抖動。她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明知道春寒,明知道孩子還小,明知道這個年代缺醫少藥,卻還是粗心大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娘,都是我不好,沒看好弟弟。”宇兒見孃親摟著弟弟,急得眼淚打轉,自責說到。
藍怡抬頭,瞧見宇兒擔憂自責的樣子,伸手也將他拉過來摟在懷裡:“娘怎麼會怪你呢,都是娘不好,娘該好好照顧你們的,宇兒已經做的很好了。別怕,三叔抓藥回來。你們很快就能好的。”
“娘……”宇兒將發燒紅熱的小臉貼在藍怡脖頸邊,忍不住抽泣。他雖年紀小,卻也知道自己和弟弟不一樣,不是孃親親生的,若是弟弟真的出了什麼事情,孃親會更傷心的,“娘……”
寶寶在藍怡懷裡抬起頭。揉著自己的小鼻子。悶悶說到:“娘……餓。”
藍怡聽到寶寶還覺得餓,頓時來了些精神:“乖,娘這就給你們把鍋裡的餅端過來。是你們最愛吃的發麵軟餅。”
藍怡尚未起身,陳氏推開堂屋的門,掀簾子進到東屋,手裡挎著籃子:“大嫂。郎中走了,兩個孩子怎麼樣?”
“郎中看過給開了方子。三弟跟著去抓藥了。二弟妹,我不是告訴你們這兩日不要過來麼。”